往事

    庄园小男仆“桑乔”气鼓鼓地冲着跟在牛屁股后头拿条小鞭子没精打采地赶牛的小托尼嚷了起来:“你白痴啊托尼?要不是我刚巧走过来看见,罗宾的脑袋是不又得撞一大青包?”

    小托尼扭脸冲着和他同岁的小桑乔龇牙一乐,就不当回事儿地扭回头接着赶牛了。

    荣兵冲桑乔感谢地点头笑笑,却马上惹来了桑乔的火力:“傻子呀你罗宾?你那么大个子不能去赶牛?你让小托尼填甘蔗呗,他那么小的个子蹦着高儿也撞不着木杠啊?”

    还没等荣兵吱声,小托尼先懒洋洋地开口了:“这可不赖我哈。是他非要亲眼看榨汁机是咋把甘蔗榨出糖浆来的。他说跟在牛屁股后头转圈儿像拉磨驴似的无聊。切!我还嫌无聊呢?头都转晕了……桑乔,你就多余提醒他,他那聪明的脑袋瓜儿再撞撞没准儿真有希望变成你刚才说的傻子呢……”

    “哼!没空理你们!不明白少校为啥这么好心,非把你们这帮傻子白痴和精神病找回来做工!”

    占地六百多英亩的邦尼特庄园,在总共有一千三百多个甘蔗种植园的巴巴多斯岛上也算是数得着的大庄园了。荣兵之前对巴巴多斯这名字有点印象但没啥概念,幸好有“扛把子”老德克这样的加勒比百事通。来的船上从老德克的讲述中,荣兵才对这个岛的历史有了些粗略的了解。

    巴巴多斯名字的由来,是一二百年前葡萄牙人上得岛来,发现岛上遍布丛生的无花果树上长满了像长长的胡子一样的缕缕须根,就给这岛取了个很形像的名字——巴巴多(barbado长胡子)岛。

    甘蔗苗是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抵达美洲时带来的。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土质肥沃、天然适合甘蔗种植的巴巴多斯,从此就和“蔗糖”、“朗姆酒”、“奴隶”这些名词永世结缘无法分割了。

    430平方公里的小岛上居然遍布着一千几百家甘蔗种植园!这都是拜“砂糖革命”所赐。

    在欧洲,原本属于奢侈品被贵族和富裕阶层所独占独享的砂糖不知不觉地成了生活必需品。咖啡、茶、食品都需要大量的糖。平民们都开始狂热地追求“甜蜜的生活”了,这同时还能满足平民们犹如提高了社会地位似的虚荣感。现在仅大英帝国每年人均砂糖消耗就有6磅之多!这就是促使砂糖需求暴增的根本原因。

    据老德克说,巴巴多斯最兴盛的时期,就这一个小岛同英国的贸易量,就超过了北美大陆所有英属殖民地与英国贸易量的总和!当时英国消费的所有食糖几乎全部来自巴巴多斯!牛吧?

    虽说现在甘蔗种植园在西印度这边已遍地开花,巴巴多斯专美不再,可“西印度糖岛之母”这尊桂冠,那还是稳稳当当地戴在它头上任谁也抢不走了。

    据说最早用来榨甘蔗汁的第一代工具叫“古尼亚亚”(La Cunyaya),是啥样儿的连老德克也没见过。但一猜就应该是很原始的那种,用什么重东西“咣咣咣”地槌甘蔗砸出糖汁的工具。后来才有了用牛马等畜力工具像拉磨一样带动榨汁机来工作的方法。荣兵刚才就是差点被那头牛拉动的大木头杠子把脑袋给撞了。

    “17世纪开始的几百年里,都是非洲奴隶用泪,用汗,用血,和成了欧洲人嘴里那甘甜怡口的砂糖。苦难的非洲人就这样用人生的凄惨换来了幸福的欧洲人生活的甜蜜……砂糖——你这天杀的糖!”

    邦尼特庄园的主楼挺气派的,此外还有仆役佣工以及奴隶居住的砖房和木屋。庄园南边是马厩牛棚和家禽窝,北边就是数百英亩的种植园,边上有一座规模不小的蔗糖作坊。

    按老德克的说法他们是来对地方了。约定的工资是每人每月2镑5先令,绝对够高的!而且庄园主邦尼特少校又是个挺和气的人,无论从哪方面看起来,都不大像那种“奴隶玩儿命压榨甘蔗,他们玩儿命压榨奴隶”的典型种植园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