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封九皇子赵括为南阳王(九王爷),封地南阳县,由于南阳县地处南方未开荒之地,人口稀少,百姓生活艰难,野兽瘴气众多,允许自治,五年免税,十年税半,特赐一千禁卫军保护,钦此!

    赵皇虽然这些年不再偏疼赵括,但他毕竟疼爱过,封了他一个县封地。

    南阳县地处南方,是赵国边缘,靠海多山,瘴气野兽毒虫又多,耕地不多,人口又大多是以前流放之人的后代,不服管教,才有一千禁卫军保护安全。

    “儿臣领旨!谢父皇隆恩!”

    赵括磕头领旨,心里很兴奋,南阳县他知道,虽然是一县之地,但面积不输一个郡,人口虽不是很多,离国都又很远,但山高皇帝远,又可以自治,从此就是土皇帝。

    “退下吧!和你母妃告个别,下午起程吧!”

    赵皇最后声音还是柔和了下来,带点亲情,不再高高在上的态度。

    “谢父皇,儿臣告退!”

    赵括心里乐开了花,有这一千兵马加上外公派的人马,自己安全无忧了。

    下午,赵括在淑妃千叮咛万嘱咐之下,带着两个婢女和自这些年积累的一些家底走出皇宫。

    皇宫外广场,赵括在禁卫军统领的介绍下,见到了保护自己的一千禁卫军。

    “参见王爷!”

    禁卫军千夫长陈诚带着一千禁卫军下跪迎接。

    “起来吧!”

    赵括扫视了一圈,摆出一付拿出王爷的威严,又看着外面的街道,从此海阔天空,任我行。

    “王爷请上车!”

    陈诚让人把马车牵过来。

    “嗯!”

    赵括看着马车,由三匹马拉着,很大,可以坐下几个人。

    见赵括没有废话,就上了马车,陈诚道:“上马,南门,起程。”

    千人兵马浩浩荡荡向南门而去,街道上的百姓纷纷靠边观看,议论纷纷,都猜测这支军队出行的目的。

    赵括坐着马车,很舒服,一点也没想像中的颠簸,车内空间很大,装饰豪华,就是有些闷热。现在是四月,天气还不是很热,但车内窗帘没打开就有些闷热了,于是赵括自己动手,打窗帘都打开。

    “小主子,您坐着,我来!”

    “蓉姨,我来就行。”

    蓉姨是淑妃从青阳郡带过来的婢女,已经伺候淑妃二十多年了,一生没嫁,这次前往封地,淑妃不放心,让她来伺候。可以说,她看着淑妃和赵括长大的,赵括很尊重她,把她当亲人看。

    另一婢女是赵括的贴身丫鬟,叫小翠,比他大两岁,十二岁进宫,负责他的起居。

    打开窗帘,赵括在车内坐不住,走到马车前。

    “王爷!”

    赶车的士兵连忙道。

    “里面有点闷,我出来透透气,你叫什么名字?”

    赵括坐在士兵旁边,开始和士兵闲聊,态度很好,像邻家男孩,没有一点王爷的架势。

    赶车的士兵叫李四牛,和赵括说话很拘谨,可不敢把赵大王爷当邻家男孩看。跟着陈诚已经好几年了,他们都是禁卫军先锋营的,先锋营的将士大都是平民出身,没有背景,升官最慢,死亡最多。

    陈诚是千夫长,立过不少功,可就是为人太耿直,又是平民将领,没有背景,不然早已是万夫长了。这次上面干脆派他保护赵括,从此是南阳军,不再是禁卫军。

    闲聊了一会儿,李四牛还是没放开,他问什么,回答什么。让他把这队人了解得差不多,特别是千夫长陈诚,这样的人他最喜欢,耿直忠心。

    不一会儿,就到了南门。

    陈诚上去,让其查看了玉碟,南门守军这才放行。

    队伍出了南门,外面的路就没有国都内平整,马车开始有些颠簸。

    走了一里路,来到和外公信上说的约定地点,让陈诚停下。陈诚也没问,执行命令,原地待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