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白象和绿气

    徐长乐下意识看向腰间古剑。

    刘祝茅也随之看去,第一次看向那灰色的剑鞘花纹,眼神中的打量逐渐变味,一缕惊讶从眼瞳中溢出。

    “好剑,最为纯正的儒家浩然气,若是我猜得没错....”

    刘祝茅点评一句,却并未问其出处,开口道:“此剑名白象。”

    白象?

    徐长乐第一次听到此剑出处,眼神一亮:“老师,什么剑?厉害么?”

    刘祝茅没有说话,只是伸出双指,浩然气缠上,轻轻虚空一挑。

    灰色剑鞘无风自动,径直飞向刘祝茅右手。

    “白象不是剑,而是剑鞘,我曾远游时,在某本古记之上看过寥寥几笔的记载,其实我也只是猜测,毕竟儒家能排得上名号的古剑在整个史上都只是少数。”他握在手心,看了几眼:

    “不过我不用剑,也不知其具体来历,总之你带在身上百利而无一害,需要知道....一些先天不足的修行者,恰恰需要这等神兵滋养肉身,培养灵性。”

    他没有问此剑来历,因为徐长乐没有主动说,那便是有难言之隐。

    刘祝茅倒了杯酒小酌一口,说道:“看来你如今在外面过的不是很轻松。”

    “还行。”徐长乐委婉道。

    刘祝茅沉默了会,右袖一挥,一枚品质上佳的玉佩出现在桌前,周身光泽流转,他吩咐道:

    “拿着,若是遇见危险,用浩然气催动这枚君子玉,其威力足以媲美五品儒修的全力一击。”

    五品?

    徐长乐抓住华点。

    刘祝茅淡淡道:“前几天刚刚破境。”

    “.....”徐长乐佩服至极,心生敬仰。

    破了个五境跟昨晚放了个屁一样轻描淡写。

    五品,那可是君子境。

    都是能够被儒家甚至文庙认可,称得上君子的人才,国子监内的几名博士也才是五品君子境。

    怪不得以这小老头的臭脾气,能在国子监立足那么多年,果然硬实力才是第一价值。

    “这样不太好吧...”

    徐长乐一脸羞涩,手上毫不墨迹,直接将玉佩悬挂在腰上,然后满意的拍了拍。

    “最近可曾耽误过学文?”刘祝茅抬起头,开始步入正题。

    “额.....”徐长乐神游万里。

    “君子不救四字,你来说说其中真义?”

    “这.....”

    徐长乐两眼望天,突然双眼一亮:“君子不救坏人?”

    “手伸出来。”刘祝茅淡淡道。

    “我都这么大了啊....”

    “伸。”

    徐长乐无奈伸出右手。

    不知哪特么来的戒尺落下,清脆声异常悦耳。

    .....

    从夕阳将至,打到日落西山。

    刘祝茅烧酒喝完,亲自送带着痛苦面具的徐长乐出门。

    “外出办事,要记君子不救四字,我们读书人并不忌惮所谓的魑魅魍魉,最需要警惕的是那不可知的人心鬼蜮一说。”

    刘祝茅脸颊微红,烧酒喝的有些颇多。

    徐长乐点头称是,临走时记起一事,好奇道:“他人头顶冒出各种颜色不一的气息是怎么回事?”

    “气运一说,儒修灵性到达一定程度便相当于开了智眼,跟鬼修的阴阳眼,道家天眼,佛教慧眼相似。”刘祝茅随口道:

    “红色是自身气运,黑色是死气,蓝色是灵气。”

    “绿色?”徐长乐问出最为关心的问题。

    “读书人讲究齐家二字,齐家后府内牌匾为清光正气,但家中若不和睦,人心隔离,便会生出绿气。”

    绿气成帽这得多绿啊....徐长乐汗颜,异常直接道:“所以大概率是那rén • qī 子在外面偷人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