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大败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子监之中,每个学府其实也有高下之分。

    像是太学,国子学,其中学习的皆是儒家经典,与大魏根基相辅相成,日后必然是要封官拜像的人物,所进的皆是朝内gāo • guān 王侯弟子。

    而像是律学,算学,四门学,入学学子的身世背景要求就降低不少,一般优异学子科考也能进入。

    总结来说,就是211,985和普通二本学校的区别,也是资本和打工人的区别。

    徐长乐提着吃剩的一个油饼大步向前,正准备直接去书阁翻阅一下那位前辈有没有留下什么入品的提示和线索,却见前方不远处的莲花凉亭内,一群“”211”的学子们站在那里,望着墙壁上的告示,指点江山,神态之间忧国忧民,劳心劳力。

    徐长乐是没有凑热闹的习惯的,俗话说的好,鱼虾成群,猛虎独行,他就要当那头亮瞎所有人狗眼的老虎。

    “长乐!”

    一名青色儒衫的年轻学子在人群中看到了徐长乐,亲切挥了挥手。

    非要搭理我这头独行猛虎干啥徐长乐内心暗叹,无可奈何走了过去,过池塘,走上凉亭,拱手笑道:“知礼兄”

    眼前这个唇红齿白五官温润的傻小子是礼部侍郎之子,李知礼。

    国子学内的学生个个都是朝堂上达官显贵,王侯将相之子,派系不同,学子内的关系复杂,勾心斗角,相互看不顺眼早是常态。

    而李知礼却是国子监的一股泥石流,人如其名,为人和善,公认的傻白甜,礼部侍郎又位高权重,受人敬重巴结。

    不像徐长乐,家中侯爵之名早已经如同虚设,毫无实权,狗都不理只有李知礼一个知心好友。

    当然了,在原主的记忆中,是他自认为不愿意跟这些虚伪家伙同流合污的。

    “长乐,听闻贵府家中发生变故,现在没事了吧?”李知礼面露关怀忧心

    (本章未完,请翻页)

    。

    “没事,小事而已。”徐长乐摇头,看见凉亭内众人脸色不对,气氛凝重,转过了话题道:“这里出了何事?”

    “一言难尽北域妖邪大肆入侵边境城寨,大魏三万将士为了百姓迎击妖人却中了埋伏,两万多人命丧北域雪地。”

    李知礼面色悲伤,眼眶泛红,哪怕如他这般谦谦君子,语气之中也带了不少恨意。

    闻言,徐长乐沉默下来。

    大魏与北域妖族,乃是死仇,不死不休的那般,常年在边境也时常有摩擦然而像这般数万人的伤亡,却是少见,已经算是死伤惨重,放在大魏庙堂之上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

    国子监作为大魏最高学府,此刻也已经率先得知了这个消息。

    “诸位我大魏将士不能白死,听闻大祭酒和诸位助教要在国子学和太学学府之中收集诗词,用以抚慰边关将卫和振奋人心之用,我们作为学子自当集思广益,作出一篇入品文章而来。”

    “好是好,可问题是入品文章本就天成,强求不得。”

    “所以要咱们集思广益,多做几首,再加上师长们的帮助,说不定可以,也当为边关将领做些贡献,挫挫妖族锐气,听说他们也对诗词颇为推崇,哼,不过是一群孽畜而已。”

    “嘉年兄说的有理,是该如此。”

    一位学子开口提议,瞬间便得到了众人的反馈,且开始商议。

    徐长乐并不意外,大魏学子的诗词,可不仅仅只是口头一言而已,高阶儒士出口成章,自带各种神奇buff,而这次边关大败,想来急需一篇可以振奋人心的佳句。

    文章亦有高低,凡是上佳入品文章,甚至可引动天地异象,令人闻言便心生澎湃。

    看着周围的学子们或镀步而行,或冥思苦想,或嘴中喃喃自语,徐长乐只感觉到自己的格格不入,便准备默默提着自己的葱油饼开溜,去书阁开始自己的变强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