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火于掌

    戌甲正待尝试,却被潘蜀椒拦住手,说道:“你与我不同,乃是火属灵气,故而灵气可自燃而不必引燃。但更应小心,初时可少聚些灵气,以免掌中爆燃,待掌火稳定后,再缓缓增聚灵气。”

    听过这番话,戌甲略微想了想,然后便朝潘蜀椒点了点头。也伸出一掌,先将灵气慢慢导引至指尖,同时由指尖至指根并行引出灵气,渐汇聚至手掌心处。这一过程中真正的难处在于五指各分两脉导引灵气,一脉入而一脉出,两脉并行且不能间断。戌甲连试了几次,皆因手指导引灵气有间断,致使掌心所聚灵气不匀。戌甲知道,倘若灵气不匀,引燃之后其火焰必然不稳,这是炼药的大忌。

    待潘蜀椒走后,戌甲又独自在研药厅练了大半个时辰。来来回回只有一次能勉强流畅地导引灵气至掌心汇聚。离开药房后,戌甲先去练武场扎了会儿步,并耍了一套拳脚,而后便回到住处。本想就在自己房中练这掌火,忽地担心会不会把家什物件什么的给烧了。想了想,还是去湖边练为好。

    说来这种细腻功夫最易收拢精神,戌甲盘坐在湖边一练便忘了时辰。等察觉到身子略有疲惫时,日已将落。散去掌中灵气,戌甲站起身来,上下筋骨活动一番,没有再去练枪,直接回了住处。略略收拾一番,盘坐在床榻之上,看是打坐调息。前阵子专去练那些手段,眼下倒是真应该在道法上好好补一补了。

    几日之后,戌甲已能在一心专用之时较为流畅地汇聚灵气于掌心了。这次先将不多的灵气聚集并稳住,而后操控掌心那团灵气朝内塌陷压缩,嘭的一下燃烧了起来。等火焰大体稳住之后,再逐渐加快灵气的导引速度,掌心的火焰也跟着逐渐变大。再逐渐减慢灵气的导引速度,掌心的火焰便又随着逐渐变小。

    这天午后,戌甲在药房找到潘蜀椒,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其评价自己的掌火练得如何。二人到了研药厅后,戌甲先请潘蜀椒往一处靠椅上坐下,然后侧身站在潘蜀椒眼前,按照几日来自己摸索出的门道

    开始在掌中控火。从五指导引,到掌心汇聚,再到引燃并增气,最后撤气消火。一套下来虽动作稍有些慢,却还算流畅,中途没看出明显的纰漏来。

    看了戌甲的一番演示,潘蜀椒点头肯定,并说道:“单说练这掌中控火,已可算有小成。日后若得了闲工夫,也须时常练练,免得生疏。”

    潘蜀椒站起身来,拍了拍戌甲的肩膀,又说道:“说来,这掌火原本乃体学中人所创,本意是为在战场无医无药之时,借灵火灼烧以疗毒及愈伤。后来被药学中人学习借鉴,并配上控灵探药手法,最终才有了掌火急炼这般手段。而你这火属灵气,也最符合掌火初创时的目的,即以一手之火疗另一手之毒,愈另一手之伤。”

    戌甲又在掌中聚气燃火,盯着火苗好一会儿,然后散去火焰并问道:“潘师兄,以火愈伤我倒是能想出个大概,可这疗毒又是怎么一回事?”

    示意戌甲在旁边靠椅坐下,而后潘蜀椒也重新坐下,整了整袖口,朝戌甲问道:“毒分五行,你可清楚?”

    戌甲点了点头,说道:“在药房的书册中读到过,其言药与毒乃是互为阴阳,药性既分五行之属,那毒性亦然。”

    见戌甲确实清楚,潘蜀椒便接着说道:“金、木、水三属之毒可借灵火克耗消磨,以此缓解毒性。土属之毒若重,则不可火疗,否则易致灵气淤塞梗阻,若毒轻,则反可借助火灼之效,将毒板结在一处,之后一并拔除。至于火属之毒则必不可再见火,不然便是毒上加毒,而愈加危险。”

    戌甲低着头,边听边捏着手。听完这一番解释,抬起头问道:“若是按着刚才的话中之意,那岂不是也可聚金、水之属的灵气以疗火毒?”

    潘蜀椒笑了笑,说道:“从毒理上来说,自然无错。可于伤口疗毒而言,金气太锐,恐致伤处加伤。木气簇杂,土气细碎,皆如漏鱼之网。唯水、火二属,一者润下,一者炎上,犹如寒、热丝绸附于伤口,可尽滤体内之毒。故此如这般急疗,多用的是水、火之属的手段。譬如火疗便可用这掌火,而水疗则可用上冰封一类的手段。日后但凡有事或有差,不管身在山上还是山下,最好都备些水、火符篆,一来可以应事御敌,二来也能疗毒愈伤。至于其他三属,非到万不得已之时,只会用药以外敷内服之法缓治。你日后将学到的那些解毒方子,其用处便在于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