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炼药胚

    说完,潘蜀椒留下米罐就离开了研药房。戌甲拿起罐子,深吸了几口气,抓出一把灵米继续练习。按照潘蜀椒的叮嘱,戌甲这次只渗出很少灵气用以点火,而后慢慢催旺炉火,待自觉炉火稳定,已用去好一会儿的时间。接着,仍是以手探药,待炉中灵气腾落有序,便熄炉火。静待了片刻,倒出了米糊。这次炼出的米糊品相看着与潘蜀椒炼出的差不多,应当算是合格了。

    之后的几日,戌甲把精力主要放在了引火上。火再遇火,很容易爆裂,这是戌甲面对的棘手问题。催的火爆了,会影响成药的品相。每次都慢慢引火,又太浪费时间。就拿这炼制米糊来说,戌甲现在催三到四次火的时间就足够潘蜀椒炼制一次,实在太浪费。所以,米罐中的灵米几日下来没炼掉多少。潘蜀椒见戌甲好几日没去找他,还特意来问了一次,知道戌甲是刻意的在练习催火,也就没说什么。在药房呆了这么久,潘蜀椒也渐渐看出来,戌甲平日修习善坚持,且自有主张,虽然进境较慢,但极为扎实,很少犯错。

    又过了几日,于催火已经练得熟练。自手指渗出灵气,点燃时有一霎微小爆燃,然后逐渐增大,稳住炉火前后不到十息工夫。至于炼制米糊本身,难度倒是小得多,戌甲接连炼制了几炉,无论是成药的时间还是品相都与

    (本章未完,请翻页)

    那日潘蜀椒差不多。之前的那罐子灵米炼完,又讨要了一些,最后一把灵米炼制出炉时,潘蜀椒仔细检查了品相,然后告诉戌甲米糊已炼制得可以了,明日开始练习几味常用的药材。

    到了第二天,潘蜀椒拿来了两束药材,分别是辣茎与珠儿根。这两味药一热一寒,药性相反,好些方子中都有用到。潘蜀椒拿起一支辣茎,对戌甲说道:“米糊因是辅料,故是以旺火炼出米中原本灵气。但方子中真正起到药性的料就只能以文火慢慢炼制,使灵气蒸而不腾,最后用米糊封住。”

    将辣茎投入药炉,潘蜀椒一手探药,一手缓缓催起炉火。且炉火稳定之后,也没有急于将手撤走。辣茎投得并不多,可炼制的时间却不短。过了差不多小半个时辰,潘蜀椒拿出预先准备好的成药台,在药台上方的小碗中倒入米糊,然后将药台放入炉瓮中,合上药炉继续炼制。这药台实际就是三根支架举着一个小碗,小碗中的米糊缓缓吸收支架下面的药材炼制出来的灵气。这通常是成药、成胚之前的最后一步,可如果是完全用药胚来炼制,那就只需将各种药胚混合炼成一体就行,不必再用药台。

    又过了一会儿,熄掉炉火,静置药炉,从炉瓮中取出成药台。小碗中的米糊已凝固成块,颜色亮红。潘蜀椒取出两个小纱袋,袋上各贴有辣茎与珠儿根的名称,然后将刚才炼制好的药胚方如辣茎袋中。做完了前面的一切动作之后,对戌甲说道:“记下了我刚才的步骤没有?觉得记下了,就试着把另一束珠儿根炼成药胚。”

    戌甲便站到药炉前,闭眼回溯了一遍刚才的记忆,然后开始炼制珠儿根。毕竟不是炼制米糊那种辅料,到底还是谨慎一点为好。戌甲慢慢催起炉火,并时时探查炉内灵气的状况。待在炉瓮底部探到一层灵气,且不见明显增厚时,戌甲揭开炉顶,放入成药台。盖好药炉,然后稍稍催旺炉火,使底部的灵气升腾到上部。待探得灵气稀薄之后,取出成药台。只见小碗中的米糊也凝固成块,ru 白颜色之间夹杂着晶莹透明的小碎点。

    看了看戌甲炼成的药胚,潘蜀椒点了点头,说道:“药胚的品相不错,收进纱袋中吧。你之前肯花时间打磨手法,现在才能如此顺利,以后也该这般坚持下去。”

    收好了药胚,潘蜀椒指了指旁边一个两开小柜,对戌甲说道:“柜中有清洁工具,将今次炼制所用的器具清洁一遍。上次炼制的残料没有清除干净,就会影响下次炼制的好坏,所以这个习惯一定要养成。好了,今日就这样吧,后面几日我再选些常用药材与你炼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