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友闲逛中

    邬忧摸了摸耳朵,侧面朝向戌甲,说道:“从我之前对练的经历来说,倒真觉得师傅对术和器学的评价有那么一两分的道理。”

    说起对练,对戌甲来说怕也就是练武场那次接赵壘子的喂拳有点那个意思,可两方实力落差太大,戌甲根本体会不到什么。这会儿听邬忧提起,自然是好奇得很,忙催问是怎么个一两分钟的道理。

    见戌甲感兴趣,邬忧索性提出去对练场看看。路上,邬忧回忆起之前的对练,向戌甲解释道:“对练的时候,因为输赢常常就在一刹那,所以对练的人会相当的紧张。而控灵须时间充裕,精神更加集中,这两点在状况复杂的对练中并非时时都能满足。相反,身体可以念起即动,根本不须分神操之,在电光之际,咫尺之间,可占先机。这并非只是我一人的看法,好些认识的弟子也有相似的看法。当然了,面子上都不愿意承认。我也问过师傅,他倒不置可否,只是叫我专心修练,目下别想得太多。”

    听邬忧这么说,戌甲也把接赵壘子喂拳的经过和感觉讲了一遍,倒是让邬忧更加确认了几分自己的想法。不过,戌甲也提了个疑问,那就是假如将控灵也练到了如同人之本能那般,是不是就没有失去先机的疑虑了?

    邬忧点了点头,说道:“我以前也有过这个疑问,也去问过师傅。按师傅的说法,什么真仙、大真仙的接触不到,所以不好确定,但是寻常的登仙人都练不到那个程度。我也曾在书册上看到过这么个说法,即身体是先天而成,灵气是后天所纳,后天为先天所用,故先天先动而后后天再动。”

    对邬忧的说法,戌甲虽觉得有几分道理,可也讲不出什么来印证。只好听着邬忧继续说,自己一句话都不插。走了一会儿,远远看一群人围着一处高台,高台之上似乎是有人在互施法术。邬忧指了指,说道:“这里就是一处对练场,这边其他地方还有六处相似的对练场,走近些看看。”

    二人离得近些了,方才看清楚,那圆形的高台两端,两位弟子穿着的人面对面站着,一刻不停地掐诀施术。一方见自己脚下燃起火焰,立刻踏出一组

    (本章未完,请翻页)

    步伐,手上同时掐决,周身立时降下寒气将火焰熄灭。燃火一方见攻无所成,立刻分腿跨立,自怀中掏出一符纸夹于二指并斜指向上。对面也不停歇,反复地掐一套手诀,很快便看到头顶上叠起了气层,气层越叠越厚,看着如同浓雾,竟析出水来。这时,上空轰鸣作响,突然一道道闪电劈向掐诀的那一方,只是闪电触到气层之时却消弭不见了。见到这等状况,前一方立时用另一手夹出符纸,指向同一方向。闪电更加粗壮,末梢也似乎更加尖锐。突然啪的一声响,气层下方竟然炸出一团火星,掐诀之人随即被火星炸倒在地。见有人倒地,高台旁边立即跳入两人,一人立于夹符之人面前,那人也随即垂下两手,并在指尖燃起火焰焚掉符纸。另一人快步走到被炸之人身侧,似在询问些什么。片刻之后,扶起被炸之人缓缓走下高台。留下的那人走到高台中央,宣布对练结束,请下一组准备。

    随着对练结束,台下陆续起了各种议论。邬忧转身领着戌甲离开高台,问道:“看了刚才二人的对练,可有何想法?”

    一边走一边低头看着路,过了好一会儿,戌甲才说道:“在宽阔的环境中,因术的手段更多,故而比之体反更容易隐蔽意图,凭借突然之举以抢占先机。但是施展亦更耗时间,须拉开距离。只是距离太开,可能又会影响施术的准确与效力,故而掌握距离十分的重要。不知道我想的对不对?”

    邬忧看着前方,说道:“是啊,掌握距离十分重要,可就这个距离是最难掌握的。”

    戌甲看了看邬忧,问道:“为什么?是不好学还是没处学?”

    高台旁边有几个休息区,二人寻了一张石桌坐下,邬忧拍了拍衣服,反问道:“如果被对手紧贴着,你会怎么出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