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骇浪(四)

    想来海寇们大场面见多了,对金银的兴趣远大于女人,那些劫来的船上的妇孺大都被他们扔进了海里,只留下一些身强体壮的男子丢到船肚子里摇橹。

    她们三人们递了梯子下去,那些人顺着爬上来后便瘫坐在船板上,喜极而泣,伏地作揖高呼“妈祖显灵”。

    这些人大都鸠形鹄面,应是被关了许久。其中有几个略强壮的,应该是刚被捉上船的。船肚子里冷,他们的衣裳毫无章法地披在身上,从脖子裹到脚踝,可还是禁不住瑟瑟发抖。

    她们瞧着,便觉心中发寒,这些海寇对待人竟与对待牲畜无异,甚至更为残忍,当真是死不足惜。

    这时,其中一个年轻男子忽然怯生生地看了陈溱一眼,小声道:“能不能……”

    陈溱注意到目光,便定睛看他。可她方才正想着海寇的事,目光略带怒气。那男子被吓了一跳,稍退了两步,摇着手道:“不是不是,可不可以把我的刀给我?”

    陈溱和柳玉成对视了一眼,将刀往前一递,问他道:“这是你的刀?”

    那男子点了点头,上前欲取。

    陈溱又问:“你从哪得来的?”

    “这是家父留给我的,我们那里很多这样的刀。”那男子答道。

    “你们那里?”陈溱又打量了他几眼,这才从他破旧的衣裳上看出一星半点番邦的意思,“你不是大邺人?”

    “对。”那男子接过刀,朝陈溱拱手行了个礼,“我叫源西仁,源头的源,西方的西,仁慈的仁,我从东边来,你们大邺称呼我们那里为瀛洲岛。”

    “瀛洲岛?”柳玉成蹙眉问道,“那岂不是远在千里之外?”

    原来是个外邦人,船上其他人也颇感新奇地瞧了过来。

    “是的。我们每次前往大邺都要乘半个多月的船,期间不但会遇到风浪,还会遇到海寇。”那自称源西仁的男子神情惆怅,摇了摇头,“唉……”

    有个男人按着红肿的肩接话道:“你这小伙子回了瀛洲岛就别再出来啦,这海上实在是太危险啦!”

    其他海商船客纷纷叹着气应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们被海寇折磨了这么久,谁都不想再出海了。

    源西仁摆了摆手,“大邺这么大,只要我们坚持向西航行,总能到的,至于海寇——”那男子握了握刀,“我没有他们强,我服输,但我们瀛洲岛必然会有比他们更强的人。”

    听闻瀛洲国的人们十分崇拜大邺,所以每年都有无数瀛洲人不远千里,不惧万难,毅然出海,甚至漂泊月余来到大邺。

    听了这一番话,船上众人神色各异。

    她们三个正安顿着这些人,甲板上忽然传来一声模模糊糊的,像是扼在喉咙里的“嗬……嗬……”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