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君早还乡

  他言及于此,低头看到旁边桌案上放着一叠纸,纸上密密麻麻皆是一排排小字,字体颇为眼熟。

  “此为先生所书?”

  他指着那一叠纸对庄怀瑾问道,见对方点头称是,程羽追问一句:

  “可否借程某一观?”

  “鄙人不才,拙字难堪地很,先生若不嫌弃,但看无妨。”

  程羽依言拿起最上面一张,乃是一篇策论,大致看去内容皆是书生有感而发,只是字体却明显是在模仿瘦金体,且已颇具shén • yùn 。

  “庄先生写得一手好字啊。”

  见对方夸奖,庄怀瑾连连摆手,恰在此时于文沛端茶进来,见程羽手中拿的策论,先将茶奉上,继而寻一空隙插嘴道:

  “程先生有所不知,我这位怀瑾兄啊,自打之前去过一趟青萝庄后,便一心痴迷于这雀仙体,这不,眼看京城秋闱在即,他却放着馆阁体不练,偏偏练起这雀仙体来,到时阅卷大人若是个顽固不变通的,看你试卷上的字体不爽,直接叛你落第可如何是好?不过话说回来,这雀仙体确是不同寻常……”

  “哦?雀仙体?”

  程羽忍不住笑道。

  来此方世界日久,他知晓赴考士子们在历年科举考试的卷面答题时,早已形成一种统一的官场答卷字体,其形兼具:乌、方、光、大四种特点,即每个字皆乌黑、方正、光洁,且大小齐平。

  而历代状元试卷中,更皆以馆阁体答卷,不止答题内容精妙,卷面更是整洁干净。

  但时日久后,馆阁体也难逃僵化刻板的趋势,同时亦造就出一批冥顽不灵的老学究,凡阅卷只认馆阁体,其他试卷哪怕答题内容超凡,也会被划入次等。

  此时程羽听得于文沛脱口而出雀仙体三个字,心中哭笑不得,无奈摇头道:

  “雀仙体三个字来得有些不明所以,我看此字瘦劲有神,屈铁断金,与其叫雀仙体,倒不如叫瘦金体来得贴切。”

  程羽随口一说,却不想于文沛在旁边小心补充道:

  “这个……程先生兴许是不知这雀仙体的来历,此事还是由怀瑾兄的一段奇遇而起……”

  而后便将他所知道的庄怀瑾江口镇悟道、青萝庄拜会雀仙等等,另加渲染一番后,侃侃而谈起来。

  程羽全程一言不发,只笑看对面这位士子一通海侃,而旁边的庄怀瑾却不理会于文沛,始终暗暗观察着程羽。

  瘦金体……

  此名倒与这字的形神颇为切合,再回想起对面这位白衫先生,方才他初看此字时,并无任何惊异之色,倒像是见惯了似的。

  看这人身上白衫一尘不染,坐在椅中端正且又自如,身形潇洒令人如沐春风,浑不似凡间游走之辈,倒有如从天上下来似的。

  再看其手上,五指修长,端着茶盏举止文雅,而最奇地便是他另只手的手腕上,栓着那把亮银宝剑,方才进屋时与其擦肩而过,一股凌厉剑气扑面而来,而此刻被其压在手后,剑身虽依旧明亮,但煞气全无。

  冥冥之中,他感觉对面之人来历非凡。

  他向侃侃而谈的于文沛递去一个眼神,本就善于察言观色的于文沛见状当即止住话头,庄怀瑾寻机对程羽言道:

  “方才文沛兄所言虽略有些夸大,但大体经过倒也不差,因此我二人便将此字唤作雀仙体,但听先生所讲,瘦金二字确是更为贴切,倒好似是专为这字体量身定做一般,莫非……”

  他顿了一下,与于文沛对视一眼后继续道:

  “莫非先生知道此字真实来历?”

  程羽闻言微微一笑,这位庄解元心思果然机敏,方才就一直默然不语,只在旁边暗暗观察自己,此时又直接开口相问,想必是自己的来历已引起对方的分外关注。

  “庄先生误会了,程某只是觉得瘦金二字当配得上此字形神之意,并无他意。”

  说完他端起手中茶盏抿上一口,清香而不寡淡。

  其实这字到底是叫雀仙体,还是瘦金体,程羽还真不太在意,方才只不过即兴提一嘴而已,此时见庄怀瑾追问起来,就随口解释一下,但已心生去意,况且此间事已了,便站起对二人施礼道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