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南诏进贡

    包拯听到这话,一脸淡然,他平静的看向李纲,轻声吩咐道:“李纲,你会同大理寺卿,一起查查这帮自觉一身正气的清官。将他们历年来的收入以及家产田亩查点清楚以后,布告天下。”

    堂下被摘去冠带的诸位官员听到这话,皆不由自主的颤抖起来。

    包拯自然是瞅准了众官的丑态,他自掌管轩辕殿以来第一件事便是彻查东京城内的诸位官员,这些官员清正不清正,屁股干不干净,他早就查得一清二楚。

    若不是念在如今大宋危机四伏,他们还有些用的份上,早就押去菜市口祭虎头铡了。

    包拯接着盯着这些“清官”冷笑道:“待尔等家财彻查干净,吾便将尔等清名广而告之,令轩辕殿各司为尔等扬名,请百姓为你们送万民伞。”

    御史中丞当即心惊胆颤,他颤巍巍的看着包拯,咬牙道:“包孝肃,为官之道最忌讳秋后算账,你如此行事,不怕后来者有样学样?你是在自绝百官,自绝士林!”

    包拯则幽幽的看着御史中丞轻声道:“从今岁开始,我大宋加开恩科三载,为民选官。各府府主皆可推荐三名名士入朝。”

    此言一出,御史中丞当即呆愣住了,包拯若真如此行事,不但他在民间本有的清名可以延伸,在士林和各府亦会结下很大善缘。

    拉拢一批人,打压一批人,此行事方能简单且容易的达成目的。

    很快殿前侍卫便将诸位摘帽官员叉出殿外,包拯冷冷的看向高俅道:“太尉对于我此次征召轩辕殿文师还有什么想要问的么?”

    高俅赶忙摇头,“不需要了,若是有疑问,我会自己去查!”

    开玩笑,包拯眼下行事嚣张跋扈,高俅可不敢再捋虎须,真惹急了包拯,他怕是会抬着虎头铡进殿将一干人等全咔嚓了!

    包拯满意的点了点头,旋即看向余下百官,“你们呢?”

    “我等并无疑问!”在李纲的带头下,百官纷纷附和。

    “既如此,咱们议下一件事,有南诏遗族愿意过来朝贡大宋,他们的人已经进入东京城了,你们怎么看?”包拯缓缓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

    “南诏?南诏不是早就灭亡了么?他们那里来的资格前来东京朝贡?”李纲疑惑的看向包拯问道。

    “南诏虽灭,但是南诏皇室却没灭绝,我曾有耳闻他们隐入我大宋绿林之中,寻思着复辟之事!至于此次南诏朝贡之事,我认为可行,而且应当大办,在宋金交战之际,扬我宋威。”高俅沉声道。

    “不可,南诏既然已经灭亡,在大义上便不属为邦国,难道要让我大宋割让国土与他们建国不成?”礼部侍郎反驳道。

    “他们占据绿林,既有臣服之意为何不能收服?大宋绿林本就不服朝堂管束,如今南诏有心臣服,朝堂为何不能认可?”高俅反问道。

    “割土与人,还故作大方,你将是我大宋的罪人!”礼部侍郎麾下有人直接甩袖怒骂。

    “哼,短视之人!”高俅身后亦有人与之反驳。

    眼见着双方就要干起来,包拯倏地站出来,下按双手示意百官安静,而后轻叹一口气道:“我认为可认可他们朝贡的礼仪,但并不认可他们的邦国,我等可册封南诏遗主为绿衣侯,与之俸禄。”

    “封侯?”高俅闻言倏地眼前一亮,旋即点了点头,轻声附和:“可行!”

    李纲想了想也是点头认可。

    而礼部侍郎听包拯说不割土,而且与俸禄,认其为宋侯,旋即亦是点头同意。

    赵佶亦是沉思,说实话他确实希望认可南诏朝贡之事,这对于他坐稳这个位置有很大的帮助,当日太行山那恶贼要削他皇位,致使他的皇权受到了很大的质疑,而今南诏朝贡,无疑是将所有质疑削弱到极致。

    见百官有意认可南诏朝贡,赵佶当即开口,“那就封他个绿衣侯,让他们上殿朝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