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一何跌宕

    当然,师道为大。

    这首诗虽是三星之诗,但稍后依然会被铲去的。

    但曹氏那边,似乎是真的应该告知一声,让他们可以想办法拉拢一下了——此子是真有才学的!

    被人质疑《小池》的来历,或许还多多少少有些说法,但是到了这首诗,却又有什么可说?

    这摆明了是专为此事写的诗!

    唉!

    眼看那陆洵收了笔站定,曹芦又略有些留恋地最后看了一眼那墙上笔走龙蛇的诗句,心中默念一番,转身便要离开。

    可惜了,此子即便在修行上毫无前途可言,有这份诗才在身,亦足可以成为书院的杰出弟子了,假以时日,说不定能成为一位大文豪。

    到那个时候,自是书院的无上荣光。

    到那个时候,请他回来,把他那成名作《小池》往这先贤墙上一题,便是两方的体面。

    然而现在……

    只能铲去!

    恰在此时,他正要转身,却意外地发现,那陆洵陆生一转身,竟没有放下笔,竟是再次舔饱了墨,然后竟是马上就又在墙上写下五个字。

    “读孟尝君传”。

    何意?

    还要写?

    心中的愕然一闪而过,曹芦又站住了。

    此子诗才如此丰沛么?

    经此一事,该是受了极大的刺激,竟是要连写两首?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不是诗!

    竟是要写文?

    在他身前的人群,书院里的弟子们中间,亦开始有了小小的骚动。

    不少人都在低了头,小声地窃窃私语。

    正在书写的陆洵却是丝毫都没有受到影响,反而笔势愈健,渐渐地,竟连那一笔行楷都似乎飞扬起来,是真的有了些“笔走龙蛇”的气势。

    “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

    霎时间,那先贤墙上竟是忽然又起了青雾。

    淡淡萦绕。

    “啊……”

    人群顿时为之轰动。

    仅二句而已,竟已惹起了文气!

    这竟是一首上星之文!

    这一刻,饶是以曹芦的见多识广,也是不由得心中一动。

    “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

    竟是又一转!

    三句而已,竟是三层跌宕!

    如此笔力,真称雄健!

    而随着第三句写完,那墙面之上的文气,已再次浓郁起来,再次呈现出一派云蒸霞蔚一般的瑰丽景象。

    曹芦曹山长的脸上,终于是控制不住地微微动容。

    “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竟又是一转!

    这一刻,镇定如曹芦,也是不由面露吃惊之色。

    此子才气,竟恐怖至此!

    不过……不对……

    不同于周遭那些书院弟子们,暂时还只是震惊于那墙面上的青霞之气,此刻稍稍回神,眼见陆洵顿笔稍歇,曹芦不由直觉地第一时间回头再看。

    《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

    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

    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

    通篇至此四句,竟得数转,文意一何跌宕!

    孟尝君自古便称能得士,更有鸡鸣狗盗的故事流传于世,世间有豪爽遮奢之人,往往被呼为“小孟尝”,可见其名望之深入人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