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妙啊

    那就随便对付一首吧。

    好聚好散。

    “倒是有一首去年的旧作,因作的太差,几同儿戏,便只默默存在心中,并不曾对人说起过,既然老先生非得要问,倒也不妨献丑。”

    “哦?诵来听听?”

    反正据说是那位十全老人的诗,应该很次,估计也拿不到星级的评判什么的,随口念来无妨,陆洵就笑嘻嘻地道:“诗的名字叫《咏雪》……”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十片。……”

    “噗嗤!”

    躲在老员外身后的小丫鬟,忽然就笑出了声。

    这笑声,似乎是在说:这也叫诗?

    老员外的定力倒是非凡,这个时候还能一脸淡定的笑容。

    “千片万片无数片……”

    女孩笑得几乎要打跌,手撑在老员外的后背上,捂着嘴,低了头,笑得不行。

    看来这小丫鬟在家里应该很得宠。

    作为一个小丫鬟来说,这个动作已经近乎放肆。

    恰在此时,老员外忽然淡淡地“咳”了一声。

    小丫鬟顿时收敛了些,却仍是笑得脸通红,紧紧捂着嘴——奇怪的是,一旦有一双小手捂住她那病恹恹蜡黄色的半张脸,反倒越发凸显了那双笑意盎然的水眸,虽然额头肤色也是蜡黄,但她整个人居然显得一下子好看了不少。

    陆洵也笑着,笑嘻嘻地念出最后一句:“飞入梅花总不见。”

    忽然一下,一股青色的烟雾蓦然腾起,在陆洵身上萦绕片刻,随后便飞快地散入了天地之间——那速度之快,若非就在近处,若非一直都关注着他,旁人几乎很难注意到这一幕。

    小丫鬟一下子愣住。

    笑意还挂在眼角眉梢,脸上却已露出吃惊的神情。

    饶是老员外的定力非比寻常,此时脸上淡然的微笑,也是怔了一下。

    虽然没有落在纸面上,但是经由诗人口诵而出,第一次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这首小诗《咏雪》,仍是迅速就获得了天地气机给的星级判定。

    三星之诗。

    裴易一脸吃惊地看着陆洵。

    “竟是一首三星之诗!”

    小丫鬟已经敛起笑容,无比惊讶地看着陆洵。

    然而,事实上这时候陆洵比他们还懵。

    这诗……值三颗星么?

    当然了,他虽然自诩比较喜爱古典文学,也的确记得很多的名篇佳句,但毕竟不是专业搞文学研究的,充其量就是个爱好者而已,而且最喜欢的,也是比较大众化的唐诗宋词、唐宋八大家散文之类,所以他并不知道,这首《咏雪》,其实是清代著名诗人郑板桥的作品,而非是某些电视剧里所说的十全老人作品。

    所以……竟是闹了笑话。

    “妙!妙啊!”

    这个时候,倒是老员外第一个反映了过来,竟是下意识地伸手敲桌,“飞入梅花总不见!只此一句,而境界全出,前面三句也顿显寥廓!如此诗作,貌似闲戏,却实在是高妙!当得一个三星!”

    陆洵笑了笑,回过神来了。

    他当然仍是不知道,并且只要不穿越回去查资料,也永远都不可能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郑板桥了,但是在此时的他想来,十全老人毕竟也是写了几万首诗的,这首诗又最出名,拿个三星,倒也不算过分?

    事实上念完了自己品味一下,这最后一句的确很妙。

    这位老员外显然是个懂诗的,他的品评,很是精确。

    所以……果然,我这辈子作诗人,估计三星就是下限了。

    除非拿出张宗昌张大帅的杰作,才有可能打破这个下限,正所谓“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达。”,这等牛气冲天的诗作,不知道天地气机的判定,还会不会给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