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诗从何来

    “县君过奖了!拙作偶然而得罢了,不敢当如此美誉!”

    周靖年龄不大,看着也就三十来岁的样子,在后堂见面时,已经换了常服,似乎是要表示亲近之意。

    当然,陆洵虽然没有具体收集过这位县君的消息,却也不难知道,他也一定是一位修行者——这个世界上,如果你不是修行者,几乎不存在出仕的可能性,甚而坐镇一郡的太守,两千石大员,还要求至少得是「法相」级的修行者。

    这个世界跟陆洵上辈子所熟知的世界地图,有着绝大的不同。

    就拿魏郡而言,仅一郡之地,下设十四县,南北近三千里,东西亦有两千二百多里,据说户籍有近三百万户,推算人口,至少也要过千万了。把各大豪门权贵私下蓄养却没有户籍的奴仆之类,也都算进去,说不定破两千万!

    而这仅仅只是大宋王朝治下的一郡之地而已。

    整个大宋王朝,共三十七郡,仅国都开封城,据说人口数百近千万!

    如果算上同时存在的南齐、西唐、北燕等,仅已知世界的面积、人口,就已经远远超出了陆洵心中对一个古代国家的认知范畴。

    试想,在这样的一个古代社会,又是修行者遍地,坐镇一方的大员,如果自身实力不够,怎么可能压服得住地方的龙蛇?

    事实上,在这个世界,自身实力、家庭出身、师门势力,都是极重要的。

    尤其是对于做官的人而言。

    彼此聊了一阵,周县君对《小池》不吝赞赏,说话也很是客气,实打实地表露出了以后要多多亲近的意思,一直到一杯茶喝完了,陆洵这才告辞了出来。

    陈胄代为送客,直送到县衙二门外,才笑眯眯地道:“陆君回去之后,请告知令尊陆老先生,放心在家养伤,并不急着回来的!”

    陆洵道了谢,与他告辞。

    到了衙门外面,就见到了一直等在这里的陆漳、严骏、裴易三人。

    郭氏兄弟俩居然已经走了?

    陆洵想了想,自己一笑,也不多问,招呼陆二漳并自己的两位铁子一起往回走——严骏与裴易二人,自中午时候起,就跟着全程围观了一场大戏,又亲眼见到连林英这等城中颇有凶悍之名的恶霸员外,就这么被当场打了板子,一时不免心中激荡,直到这个时候,脸上都还是红扑扑的,激动之情毕露无遗。

    “咦?骏兄、易兄,二位怎么都脸那么红?莫非是见了什么美貌的小娘子,一时间春心烘动,难以自制?”

    “洵兄……玩笑了!”

    裴易赔着笑回答道。

    严骏却是不由得发出感慨,“一诗之威,竟至于斯!我今亲眼目睹乾坤倒转,才知为何自古以来,诗才纵横之人,竟是如此的备受追捧!”

    陆洵哈哈一笑。

    扭头见陆二漳正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他不由得问:“你怎么了?为何这样看着我?”

    陆二漳憨憨地笑了笑,虽已是十四岁的端方小君子一枚,却仍还有些未脱天真,这时候就微微仰脸,问:“大兄,你真的写出了《小池》那种诗?”

    “那当然!众人亲见,还能有假?”

    “诗从何来?”

    这傻小子,大家都相信的事儿,居然你最不信!居然还刨根问底的,想要追问是怎么写出来的!

    拜托,当然是我穿越时候带过来的!

    “坊中那水坑,你不知道?却来问我?”

    这不扯慌,他们居住的那个坊中,的确有一片臭水坑,坑里也的确有荷花。

    陆漳闻言愣了一愣,似乎是想起来了,扭头再看自家大兄时,不由面露仰慕崇敬之色,赞叹道:“大兄真是厉害,便那一片臭水塘,我也是日常得见的,小时候还经常偷偷跑去玩耍,被娘亲骂过好多次才改,却从不曾想过,便是那等地方,竟也能有如此诗作诞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