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起潜力荐黄得功

    朱由俭这场朝议已经进行了一个时辰。

    取得了斩杀大同总兵王朴的共识,朝中上下也默契地没有去提如何处置卢象升的身后事。

    但是满朝文武都知道,这些都不是今日最重要的事。

    今日最重要的一个议题,是赵胜的大军出现在了京城之外,京城之内人心惶惶,朝廷又该如何应对。

    最后还是朱由检开口问道:

    “赵胜领兵数万出现在了京师之外,该怎么处理?”

    众文武听了这话,依然是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沉默以对。

    他们对崇祯帝是有着深刻认知的,你出了主意,他就要你去执行的。

    去执行了,若是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这位就要追究你的责任了,轻则下狱,重则身死。

    与其这样,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少出声,少做事,才是保命的第一良策。

    最后还是杨嗣昌开口说道:“陛下无需担心,贼人远道而来,既无攻城之器械,又无粮草储备。

    想来不过三五日,贼人便会撤退了。”

    听了杨嗣昌的话,朝中那些本有些担心的人,就安心了。

    他们已经决定下朝后,要快些回家,让家人不要再变卖东西,不用为出逃准备了,这一次围城又安然度过。

    朱由检却并没有觉得高兴,他问道:

    “我堂堂大明京师,被数万贼人围攻,难道就任由其退去吗?”

    随既看向京营提督戎政成国公朱纯臣:“成国公,你怎么看?”

    在卢象升战死的消息传回京师之后,朱由检便下令,命成国公朱纯臣总督中外兵马。

    朱纯臣此刻便是京师数十万军队的最高统帅,朱由检不甘心赵胜安然离去,自然要问他的看法了。

    成国公朱纯臣听了皇帝的话,说道:

    “陛下,我京营有数十万大军,重赏之下,定有勇夫,请陛下发五万两白银。

    以丰厚的赏银激励,军中定有忠君之辈,愿意出城逆战,为陛下大破贼军。”

    “好,王承恩,传旨从朕的内帑之中调五万白银给成国公。”

    朱由检听了这话,大叫一声好,他不由得精神大振,在他看来银子到位,要破赵胜,只在今日。

    随后朱由检又道:

    “成国公,且去破敌,朕与朝中文武,都在这里等你的好消息。”

    成国公朱纯臣听到这话,只得硬着头皮道:

    “臣遵命,这就去为陛下破敌。”

    看到成国公远去的身影,朱由检,心中道,不愧是世袭的国公。

    到了这危机存亡之秋,还是勋戚可靠些。

    成国公朱纯臣,却是心中暗暗叫苦,他既没有信心,也没有勇气。

    朱纯臣对皇帝说需要五万两白银,便是在为难皇帝。

    他知道,如今国库空虚,是拿不出这笔钱的,崇祯帝素来又很抠门,自己便能应付过去。

    那里料到崇祯帝竟然大方起来了,愿意发内帑,他就不能再推脱了,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毕竟,这个皇帝素来不以宽仁着称,若是知道自己只是故作大言,今日怕是不能善了。

    朱纯臣离开紫禁城,出了皇城,来到内城的军营之中。

    朱纯臣是总督京营戎政,可是他却作不了京营的主,还需要与协理京营戎政的文官,以及京营的监视内臣商量。

    所以朱纯臣一入京营,便直奔京营监视内臣高起潜处。

    向高起潜说明了皇帝的决心,并且还下发了五万两内帑之事。

    待朱纯臣说完,高启潜不由得埋怨道:

    “我的成国公啊,贼人那有这么好对付,你不曾见到卢象升已然殉国了吗?”

    朱纯臣自然知道这些,可是他的话已经说说出去了,朱由检正等着他的捷报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