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行目的单

  在风水火三项就有些吃力,不如主体意识操控法力来得方便灵活,等到雷霆一道上时,更是有如脱缰野马不受掌控。

  “没有相应灵文的缘故?”

  还是说分神不足以承载驱动法力运转么……

  元神和法力调用并无必要关联,但当他刻意使用分神的时候,对法力运转确实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影响。

  “先将雷法弄出来,再看看效果到底如何。”

  一边念想着,打定主意的陈屿从树上一跃而下。

  脚下铺陈清风,法力缠绕身侧,推他扶摇直上十余丈后,飘然远去。

  伴着乘风化虹术用上三五百次,熟能生巧之下对这门术法的掌握无疑要远超其余许多法术。

  论及熟练,乃仅次于洞悉术的水平。

  不过他飞行腾空途中抬头仰望向碧蓝天际,神色莫名。任凭乘风化虹术再如何提升与钻研,亦无法超脱那层界限,即没能越过三千丈天穹极限。

  灵性大量溃散的问题始终困扰着,这与天地大过滤不同,更像是本应稳固的体系迈过界限后的一瞬间就从底层产生了崩溃,无法再维持。

  莫说术法,数遍他一身力量,也仅有元血激发的气血能坚持少许时间,可惜灵性飞逝的情况下同样难以持久,很快就会萎靡亏败,停留稍长一些便会引得气血逆流发生,冲击腑脏肉身酿成伤势,乃至境界跌落。

  陈屿数次改良腾空术法,然而灵性乃是构筑一切手段的基础,在仿佛规则的伟力面前难以强行扭曲。

  无法抵抗。

  如今,法力已经可以自行模拟灵文产生类似效果,交互自然,他当然没有放过这点,不久前再一次去尝试——三千丈之上寒风凛冽,最终停留了十息不到的功夫便跌落下来。

  但这确实是一次进步,虽然相比上一次艰难忍耐的八息好不了多少就是。

  尚不清楚是自己功力精进抑或真的寻摸到了破开难题的办法,总之,他准备在进一步熟练了新的施法手段后再去尝试一次,到时候自然能有所分辨。

  远远的,透过林荫,道观露出一角。

  而在顶上,一片长宽约莫四丈大小的玉白土田静静悬浮。

  铜镜高高挂在天穹,青光涌动,洒落无数浑浊雾气,其间灵文隐现,一道道阵法遮蔽在四周,将不大的田地容纳在内。

  完全遮蔽。

  光影变幻间,五感六识皆蒙蔽,外人看去或许眼前依然灼灼烈日、山林茂盛。

  陈屿目光波动,元神绽放光华,视线扫过山头,将内外都看得真切通透。

  “看来借由万法镜搭建防护体系的办法似乎可行,唯一的问题在于这件法器能否支撑下完全打造后的浮空田。”

  由于预想中这次下山游历有好几个目标要完成,一则寻找更多经文书册,不局限道书,便是释教经义、儒门手帐、黄老注释、话本传说……

  统而言之,是书就行。他也不求传言故事里的绝世宝卷,遇见了便临摹抄录一份,记在脑海中时常翻阅,以便随时汲取灵感。

  常言道一人计短、众人计长,即便此间极可能并无修行真法,可博览百家后没准哪天就能升出些灵光来,为未来的路添砖加瓦。

  其二,便是要在遍览群书的同时收罗天南海北各色植株,蔬果草木、花卉野植等,大漠、草原、雪山、原始古林、幽深海底,诸如此类,一直局限在青台山一带的他很早前就想离开道观出去逛逛。

  只是距离远了,一些草植实在不好移植,灵液都吊不住,随时可能咽气。

  如今有了浮空田却是无需担心,随地摘采,当场便可种下,甚至在回去之前说不定已经培育了数轮,早有收获。

  “山头的空余空间已经不多,再移栽下去迟早会挤不下,浮空田同时也能分担一部分种植压力。”

  脚踩轻风,身形很快靠近。

  陈屿立在不远处打量浮空田,他不打算只打造一处,如今正在积蓄更多灵土和灵石,后者一茬茬收采,萝卜灵种早已培育了不少,此时全然能够满足所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