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观

    灵性流转,霞光氤氲,纹理衬托之下彰显古朴意蕴,任谁看去都只会觉得不似人世凡物。

    不过,陈屿觉得直到现在这枚镜子依然称不上万法二字。

    “还得在蕴养一段时间,等内部的洞悉光团在与镜面融合中进一步推导出更多契合的灵性节点并组合成灵文以及术法后才有几分面貌。”

    至于如今,还差一些。

    “话说,既然已经融合成功,那么给这个脱胎洞悉术的手段新定个名头亦是未尝不可。”

    新术法看起来复杂,本质上依然是洞悉术那一套,想来只算作在某些地方强化了些,比如洞悉对象增多、反馈变得更加体系化、可自行依据现有数据推演等。

    都是洞悉术,仅差在效果,目前最直观的区别还是洞悉范围的大小方面,有质的提升。

    “既然如此,便叫[万物观]吧。”

    万物观之术,洞悉术的改良版,陈屿咂摸了两下,感觉自己起名水平还行,凑合着听倒也无碍。

    融入万物观后的铜镜,又在他手中仔细观察研究了一番,直等到日暮西山这才放开来。

    “先小试一把!”

    话落,一团青光携裹铜镜,咻然一声直冲云霄!

    [轰!]

    无声浪涛中,肉眼不可见的百丈天空下的一处,大量灵光闪动,澎湃若浪涛般汹涌而出,铜镜转动,万物观发动,一同运转的还有另一道临时推演出的半成之术法。

    风枢秘山术!

    大雾起伏,丝丝缕缕自镜面中吞吐而出,初时徐徐渐进,越往后越发势大,直到某刻再也抑制不住瞬间将山头淹没!

    雾气中,灵文隐现,却非寻常他所描绘那般灵动,而带上了几许暮气沉沉,僵硬编织在一齐,沉下宛若巨钟似的光华。

    倒扣道观外。

    风静止——

    山石草木无声,鸟雀走兽哑然。

    刹那间万籁俱寂。

    良久,雾气散去,山头如旧。外界看去桃林稀疏,道观掩映,一派偏远野外的景致。

    然而在这道术法之内,陈屿饶有兴致观看着万法铜镜的表演。

    与万物观同洞悉术的关系类似,风枢秘山术同样有着根底,脱胎自很早前便创出的风枢秘山阵。

    基于灵文构造,术阵几乎一体。陈屿在改用化用方面显得得心应手,但此刻他深知,自己并未在铜镜中篆刻相应灵文。

    没有灵文存在,即便节点构筑法可以令灵性节点自行排列,亦无法准确组合出这道术法来。

    除非陈屿以精神引导其运转。

    而此刻,万物观取代了这一环,在添加了少许念头作为驱使后,两者间的确发生了不小反应,很快结合已有的节点组合出了术法,虽说看着死气沉沉,效果上远有不如,却也算是一次不小进步。

    同时也再次验证了他关于自行推演灵文的预期——不过这一回仍然借助了现有的节点,推导的也是已经发现的灵文,想要从无到有勾勒全新灵文,说不得要花些时间。

    陈屿视线从天上收回,万法铜镜暂且算是告一段落,这段时日要做的便是先将自己手中已经掌握的术法悉数融入,主要得万物观有个记录,这样一来届时想要施展催发一个念头驱动即可,且效果远比此刻还要更强。

    接下来他还得继续琢磨浮空灵土,配比方面已经成功,如何搭建又成了问题。

    这一块擅长演算的万物观也无法提供帮助,得他自己一个个去尝试。

    一刻钟过去,法力耗尽,万法铜镜从空中跌落,术法自然散去。陈屿将铜镜收好在怀,之后浮空田搭建成功,这枚镜子说不得能派上用场。

    “浮空田上若不好布置阵法的话,利用铜镜来遮掩倒也不失为办法。”

    ……

    之后几日,陈屿进一步开发万法铜镜的用处,这件法器时常挂在天空,各种术法阵fǎ • lún 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