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

  “对了,气血丹的几样药材这两天应该大差不差了,留一批作培育灵种,其余都先炼制成丹。不知是否错觉,这段时日池子里的鱼都饿瘦了几分。”

  芦参、玄参、贝母……这一批药材大多是刚入二月时种下,现在快三月中,一个多月时间下来即将长成。不过由于一开始已经验证了作用,所以大多都要留种继续培育。炼丹只能取用一小部分。

  “好在气血丹成丹不难,一炉多多少少也有十六七枚,两三炉下来便足够几条灵鱼吃上许久了。”

  墨灵鮍喜好气血丹,投喂后往往争抢着往嘴里吸,不过一旦吃下就会蜷缩到池子底消化,一动不动大半天,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的食欲也会大减。

  这种情况随着一枚枚丹丸下肚,鱼儿膘肥体壮的同时,消化吸收速度同样会进一步提升。

  来到后院药田,仔细打量一圈后陈屿才发觉,即将成熟的不止气血丹所需的几种药草,还有之前晚冬时移种而来的几类草植。

  其中一个模样稀奇,一溜黢黑埋在土里半截,茎干挂着几根翻条,上端则撑了一朵圆润伞盖。

  大雪菇,又称乌足、灰伞盖。

  只是灵植化后的大雪菇又与山上的同类不一样,凑近了细看,顶部裂开一道寸长的十字缝隙,内里裹着一层半透明胶质事物,类似树脂,嗅着有股浓郁草木气。

  法力凝聚成针,两头扎在菇朵上,微微用力掰开。

  原来胶质并非油脂之类,而是一簇簇纤细无比的菌丛探伸出的一截,很是饱满莹亮,凑在一起乍一看确实像一坨树脂。

  剥了一根,发丝一般却分外坚挺。

  落在掌心后,陈屿翻看了一阵,然后甩了一团洞悉术,结果稀稀落落,反馈少之又少。

  大概是无毒的。

  或许有些毒素,但对肉身圆满且有着法力、精神以及元血作为依靠的他而言都是小问题。

  再者几步外还种着一片润肠草,真中毒的话大不了掐一把焯水下肚,何况杂物间里还放着几枚拔毒七宝丹,用处多少有一些的。

  所以陈屿胆子大,觉得生吃了都没什么大事,不过到底没有这么做。因为有时候有些好东西也会发生连锁反应,导致不好的事发生。

  于是他抬手,一道匹练蹿上天,下一瞬携带着这根菌丝笔直飞向鸡棚。

  自打洞悉术愈发熟练后,鸡兄肉眼可见清闲起来,闲到每日都在为自己和母鸡们的事烦心。

  正好给它找点事做。

  青光飞云之下,趁着鸡兄还没反应之时一把拽住脑袋、掰开前喙,一团光晕在对方呆滞的表情下滴溜溜滚进了肠胃。

  法力消散,大公鸡跌靠地上,久久都未回过神来,不晓得发生了什么。

谷/span  这头交给了鸡兄试验,剩下的便是等待。另外几样植株中有两个陈屿靠着对灵植的丰富判断经验搞清楚了作用,其余的则分别扔给了小鹿和黑鱼。

  三巨头就是要整整齐齐。

  本来是想给墨灵鮍也扔一些的,不过早先埋入水池里的灵石似乎对水质和其中的生灵产生了某种影响,令它们的气血更加磅礴、根基更加浑厚……换言之,肉质更嫩更紧致鲜美了。

  为了避免被灵植影响到口感,陈屿终究没有往水里投放,只将任务分派给门前院后那三只。

  尤其那头馋嘴鹿,从入冬到现在,噌吃噌喝可不少,灵液催化的新鲜野草吃得口味都挑剔起来。

  好在后来他又饿了这家伙两顿,瞬间就把挑食的毛病给扼杀在摇篮内,恢复到有啥吃啥、吃啥不剩的状态。

  ……

  这一日,挖了十来根萝卜(灵石)埋入到奇景:青胧山中,陈屿琢磨了一会儿手中临摹的雷痕,又沉浸意识中去翻看了大半个时辰的道经书册——这些经文没必要刻录下来,哪怕不用动脑子,可一篇篇用法力篆刻的话量依然很多,会占用太多时间,而且刻出来的用处其实不大。

  留在脑袋里挺好的,正巧他喜欢闲暇时以此打发时间,时常翻一翻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