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又去

    “小腹微鼓半指,按压非如木,尚可服用药石医治。”

    他还言道,若再多等数日等到肚大似斗,恐怕胃水逆灌、心肺皆破,到时纵使道祖下凡来也无能为力。

    “这几日遭了罪,往后稍加调理,切忌虚火之食便可。”

    他留了药方,还将自己摘采的一些药草拿出研磨,缓解了对方病症,让其好受了不少,现在应该已经入眠。

    陈屿问了些关于臌胀的事,这病他兴许得不了,不过以后的事说不准,万一再碰上,好歹能有个先例依照。

    “西州一带的医师太少了,远不如中原和江南,甚至连漠北都比不得。”

    摇头一叹,尤可为见过不少因为送医不及而不幸病逝的人。对于陈屿的请求他没有遮遮掩掩,这药方在五湖一片流传很广,不是什么金贵的不传之秘。

    两人交头接耳,得益于陈屿精神力壮大后带来的出众记忆和理解能力,即便是未曾深入涉猎的领域也能跟上对方。

    一阵讲述,大多是他在听,小老头在说。等到停下话来,尤可为面色平静但心头却是波澜起伏。

    “小道长,你这药理方面的天资实在上佳,若非已有师承,老夫都想将一生医术倾囊传授以作承托了。”

    “哪里,贫道亦是所获颇多,还要多谢居士敞怀。”

    道谢两声,却见对方略做思量后转身去了村中,临走前让他先稍待片刻。

    陈屿等着对方回来就见其人手中捧着两本书册。

    尤可为确实见才欣喜,同时也有些遗憾不能收纳为徒,不过见到道人对医理药理很是感兴趣,他还是拿了些东西赠予给对方,希望能有所成。

    陈屿摊开在手,接过来低头看去。

    一本《玄静百草录》,乃尤可为自己所著,里面记录了对方这数千里游历中所见的各种药草,包括样貌、习性、药理作用、毒副等等。

    约莫二十多页,并非原稿。

    “前不久一位友人所需,抄录了两本寄送给他,还剩了一份,就送给道长罢。”

    陈屿没做什么三辞三让的戏码,干脆利落收起,工工整整做了礼,道了谢。

    这一幕落到尤可为眼中,不禁抚须大笑,神情更添满意。

    随心顺意,毫不矫揉造作,实在合他心意,可惜无法纳为亲传。

    对面,陈屿看向另一本,却并非预料中的医书,而是一份道经。

    《风朴散丹》

    正如所见,这是一本丹经,然而与如今方兴未艾的铅汞丹法不同,书上记载的是一条迥异的炼丹之路。

    越看,陈屿越是沉浸,眼中神光大放不止,好似打开了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