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

 九曲黄河所过之地,有太多不同的风貌了。

 有潼关的波涛如怒,有河套的绿草成茵,有银川的贺兰山岩有兰州的金城汤池,有西宁州的石峡清风……

 从长安去往吐蕃的使团在兰州渡过黄河,再沿湟水而上,继续往西宁州。

 他们所携带的货物很多,车队排成了长龙,一眼望不到尽头。

 好在兰州的金城码头上已多了许多的渡船,还搭着浮桥,具备了足够的运力。

 严云云任官以来亦奔走了许多地方,今日却还是第一次渡过黄河,站在船上,不由为这涛走云飞的磅礴景象动容。

 此处本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她如今想要重新打开商道,必须仔细地去了解。

 因此她这个gāo • guān 并未在舱房里坐着,而是走到甲板上主动找力夫、船工聊天。

 “船家,兰州码头这么多船,平日也有许多人和货要渡吗?”

 “这不是朝廷设立了甘肃路了吗?府治从巩昌府迁到凉州,忙了大半年。小老儿就靠在黄河上撑船能养活一家子咧。”

 因看严云云身着大红官袍,船工虽然惊异,却也对她多了几分信任,敢于小小的露富,伸出五个指头,又笑道:“小老儿还攒了点钱,年底将那老旧的房子修一修。”

 “除了府治搬迁,平日来往的商贾多吗?”

 “这咋说咧,和老早几十年以前比,那是不多的,在小老儿的阿爹那辈,兰州码头才叫热闹。但要是和十多年前比,这商路可算是开了。”

 听这些船工所言,严云云能感受到甘肃路的变化。

 若说李曾伯驻守河西走廊时是为了抗御外敌,廉希宪则是开始治理,要的是促进甘肃路的繁盛。

 但在这种地广人稀的地方,只靠耕作与放牧很难兴盛起来,必然需要借助商贾。

 如今天下三国鼎立,元拥有陆上的贸易之路、宋拥有海上贸易之路,而唐国占据丝绸之路,若还不去争夺商贸,只会被困死。

 所以去岁李瑕执意亲赴西域联络各方势力,可惜就算凿通了西域,再往西又是伊尔汗国的势力范围。

 还得再凿通吐蕃。如此,便可彻底盘活整个唐国的商贸。

 至于为什么不从川蜀走?因为大渡河往西的高山更为险峻难行。

 文成公主入吐蕃的唐蕃道才是所有道路中最平坦的。

 到黄河岸边,抬起望筒望去,已能望到远处祁连山脉上的积雪。

 祁连山脉把前方分割成了两边,在山脉以北便是河西走廊,那是通往西域的路;而在祁连山脉以南,便是河湟地区,也就是李瑕所说的“青海”。

 严云云要去的西宁州,便是河湟的中心,是青藏高原的门户,丝绸之路的南路与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所谓“西海锁钥”、“海藏咽喉”。

 队伍带了太多货物,渡过黄河之后还要等上两日,才能等所有人货渡过来。

 严云云遂邀郝修阳继续谈吐蕃之行。

 郝修阳走过一次,风土人情倒是信手拈来。

 “河湟便是吐蕃与大唐反复争夺的地域,在安史之乱后,吐蕃便统一了河湟之地两百年。”

 “如此说来往前不须多远便属于吐蕃了?”

 “也算,也不算。”郝修阳抚着长须道,说的虽然只是常识,却给人―种高深莫测之感,“五代十国之后,吐蕃分裂,河湟之地先后臣服于宋、西夏、金、蒙古。之后蒙古占据了西宁州,划为章吉驸马的封地。”

 “陛下占据了甘肃之后呢?”

 “我大唐王师并未进军河湟,河湟自然还属于吐蕃,这便是贫道所说的‘也算99g。”

 “那‘也不算’又是何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