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禾余唐

    尉迟风抬起鼻子使劲嗅着巷中股股的浓郁醇香,时不时满意地叹着,却没在任何一家酒肆前停下脚步,他向众人解释:“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在这种酒家云集的地方,有胆量在巷尾那儿开店的,一定有最好的美酒!”

    赵湘琳悄悄碰了碰花清雨,小声道:“瞧瞧,之前他还笑话这里的迷阵烂,说只能困住喝得烂醉之人。现在他还清醒着呢,不也给‘迷’进来了?”

    花清雨掩嘴偷笑。

    既然有酒家,就一定有醉生梦死的酒客。几乎每家酒肆门前都有一桌坐满了玉山颓倒的酒鬼,有的仰躺在长凳上打着响鼾,有的东倒西歪还在努力地划拳,更有的人互相“呜哩哇啦”地说着恐怕连他们自己都听不懂的话。酩酊百态,一览无余。

    可奇怪的是,偏偏最深处这家酒肆的门前却是一名酒客都看不见。不仅如此,连酒肆的门都紧紧地闭着。

    “怎么搞的?”尉迟风懊恼地抱怨,“天

    还没黑就打烊,哪有这样做生意的?”

    萧天河伸手在窗外墙下的一张桌上轻轻一抚,沾了一手的灰。“我看不是打烊了,更像是没开过门。尉迟兄,你失算了。”

    “也许其他酒家的酒都太好了,所以没人敢在巷尾开店?”尉迟风的解释连他自己都不信。抬头一看,酒肆的四字牌匾正在门上挂着呢。“云、禾、余、唐。”他逐字念道。

    “这是哪门子的古怪名字?”何天遥乐了,“不看字的话,还以为是‘云和鱼塘’呢!鱼塘倒映的天光云影再美,塘里的水也是腥的,起这么个名字会有生意才怪!”

    萧天河回头看了看,其他酒家的名字都十分雅致,“珍珠河”、“千日春”、“甘露泉”、“芙蓉玉”等等。其实起个悦耳的店名也是吸引酒客的手段之一,就好像“炎弩城”,如果换成“痰盂城”,恐怕没人会来这里。

    这时,不远处传来一阵大笑。几人循声望去,乃是一个头带斗笠、身穿黑衣的男子。与其他醉酒的酒客不同,他倒是端坐在桌旁,桌上有坛,坛旁有壶,壶旁有盅。

    “几位想必是外来之人吧。这条玉醅巷可是远近闻名的酒之圣地,所有的酒肆都是以自家的招牌好酒为名的,博的就是‘名气’二字。”那人朗朗道。

    要说酒家的名字,大多会以“楼”、“斋”、“阁”、“坊”等字结尾,而此巷中却是不同。原来“珍珠河”等等那些雅致之词都是美酒的名字。

    “那这个‘云禾余唐’也是酒名?”尉迟风将信将疑。酒名当然也要中听、易记为好,“云禾余唐”四字却是又长又古怪又难记,根本不适合当酒名。

    那黑衣男子没有回答,而是慢悠悠地斟了一杯酒,细抿须臾,突然一抬手,将盅内的一点残酒泼向了这边。几人被他的举动吓了一跳,却听一旁一阵“咔嚓嚓”的断木之声。原来他泼出来的酒水竟将这家“云禾余唐”门旁的酒旗杆给打断了!

    酒旗杆约碗口粗细,而那男子离旗杆少说也有七、八丈的距离,一丁点儿酒滴,竟能在旗杆上贯穿几个洞,可见那男子境界不低。

    酒旗杆被打断之后,脏兮兮的酒旗随之飘落,倒在了尉迟风脚下。他低头看了看,却笑了一声。别人家的酒旗上都写着一个大大的“酒”字,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店铺有好酒卖。可这家古怪的“云禾余唐”的旗子上,“酒”字却不见了三点水,变成了一个同样古怪的“酉”字。酒旗和牌匾一样,都是酒家招揽酒客的重要工具,先不说旗面颇脏,作为卖酒的场所竟然连“酒”字都写错,岂不可笑?

    “你们不懂,这家店,得将酒旗和牌匾连起来念,那才是其真正的招牌!”那黑衣人道破缘由。

    “连起来……”何天遥纳闷地低头看了看酒旗,又回头看了看牌匾,“酉云禾余唐?”他依然不明所以。

    萧天河的念法却和何天遥不同,他是将“酉”字分别和“云”、“禾”、“余”、“唐”四个字连在一起,于是就变成了“酝”、“酥”、“酴”、“醣”四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