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4k)

  “移动互联网发展越来越快,两年之前的度记不正是错失了对这一块发展的判断吗?”黎勇劲直戳痛点,又说道,“焉知两年之后的打车软件赛道是什么局面?”

  马咚敏静静的喝了一口茶。

  黎勇劲不待何海文说话就继续转进道:“不过,今天我来度记不是谈易科怎么看,是想看看和度记到底有没有合拍的地方,是谈度记,是谈大黄蜂。”

  何海文犹豫了一下,示意这位黎总继续往下说。

  “现如今,不单是易科,甚至说易科都是慢的,阿里和企鹅已经先一步的对打车软件进行了投资,为什么它们这些巨头和投资人的意见相左?为什么投资人都在观望,它们却果断进场?”

  “我倒是不明白,难道度记手握度记地图却不愿意有所作为吗?”黎勇劲说了句真实感慨,“就任凭高德地图、搜搜地图它们把业务打通吗?”

  “更何况,度记现在也推出了移动支付,打车软件这样一个足以成为重要支付场景的赛道,度记竟然毫无想法?”

  “就算对我们国内的商业模式存在质疑,难道还看不到国外Uber的快速发展?”

  “投资人们踟蹰不前,因为他们手里的资源有限,巨头们纷纷涌入,因为打车软件可以成为激活更多业务的一环。”

  黎勇劲叹息道:“所以,你们今天还让我说什么呢?”

  度记的投资部门就像度记的转型一样令人迷惑,好像做了点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做。

  黎勇劲的一番话让何海文皱起眉头,让马咚敏若有所思。

  最主要的,友商们确实已经下场。

  “国内的消费者还不习惯使用打车软件,倒也不用那么着急投资。”何海文说着自己的想法,“黎总,你把这个赛道描述的那么美妙,但大黄蜂在申城的发展没那么顺利吧。”

  “易科进入智能手机赛道的时候,所有人都以为这是没有生存空间的红海,没想到却开启了一个国际巨头的成长之路。”黎勇劲仍旧拿巨头举例,“易科做智能手机的时候是不是困难重重?谁能想到它去年的全年营收能突破700亿美元?”

  “大黄蜂在申城的发展也是一样,只要我愿意松口,随时能从易科拿钱,最次最次,大黄蜂也不缺乏买家。”

  “我个人早就没有财富上的需求,但能够打造一家改变行业局面的公司,这是我这一趟出现在这里的最大原因。”

  他把介绍大黄蜂状况和行业未来的项目书放在桌上:“马总,何总,大黄蜂的快速发展都在上面,但在行业发展的初期,我认为纠结于这些数字没有意义,如果度记愿意,我们是在一起寻找未来。”

  黎勇劲颇为动情,然后就看到办公室里的两位女老总审视的看着自己。

  他多少觉得有点尴尬,收回了目光。

  有友商巨头,有生死对手,有国外模式,有支付入口……不管如何,马咚敏把视线从集团内部事务投放到外界新赛道,觉得还是有必要修正原先想法的。

  但是,也不用急于这一时就表态。

  马咚敏拿过黎勇劲递过来的文件,翻看了一番,不紧不慢的问了几个仍存疑惑的问题,心里则是考虑度记自己动手和在京城寻找项目的可能性。

  京城市场虽然被滴滴占据,但仍旧存有还没死亡的小品牌。

  黎勇劲没有得到他期望的投资拍板,可是,也比最开始的直白拒绝要好上不少,差不多就是——回去等通知。

  他昂首挺胸的离开度记,坐进车里之后又缩成了忐忑不安,公司不管在申城的市场还是账上的资金,都开始出现可预期的困难,接下来的情况会很不妙。

  如果度记不投,最迟年底,大黄蜂可能真要卖身了。

  “你觉得这个大黄蜂怎么样?这个黎总说的话又几分真?”马咚敏放下大黄蜂的项目书,询问沉思的何海文。

  “不能全信,他多次试图拿易科来背书,就是知道我们两家不对付,机心很重。”何海文说着自己的感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