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速之客(二合一)

    方卓暂时失去了IDG熊潇鸽的信任,又看徐开伟比较会来事,所以,先进行一些董事会上的必要援引。

    依旧是十点钟。

    这次的会议流程比较直接。

    方卓提出了一个补签协议的建议。

    首先,这四家机构里只有高盛和德银在投资时签署了棘轮条款,这是用来调整估值,防止下轮融资因企业经营不好而股份亏损的条款。

    通俗来说,它叫反稀释条款。

    方卓不知道IDG和DCM当时的合同里为什么没有这个条款,这次索性就在会议上主动提出来,一并给补签了。

    冰芯现在面对的预期还真可能用上这么一项约束,从投资人的角度考虑,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IDG的熊潇鸽和DCM的康纳听着冰芯法务的讲述,又看到没什么表情波动的方卓、徐开伟、张红力,这俩人忽然有那么一丝的自惭形愧。

    怎么回事?哪里出问题了?

    自家的业务流程是不是存在缺陷?为什么那两家之前就有签?

    法务讲述完毕。

    “关于这个棘轮条款,老熊和康纳应该不会反对吧?”

    “这是为你们好,可是我想来想去,还不够最好。”

    “棘轮条款不是万能的,只在下一轮融资进行估值时才生效。”

    方卓简单说了这么几句,扭头示意自家法务继续讲述今天准备的核心内容——对赌协议ValuationAdjustmentMechanism(VAM)。

    VAM在后世比较出名,应用也很广。

    但现在,它是资本结合国内情况在股权投资领域的一个新鲜玩意。

    去年的时候,摩根士丹利投了蒙牛,首次以公司盈利作为对赌的标的,创造了VAM。

    方卓现在主动提出的就是把VAM和棘轮条款的估值结合在一起,约定时间期限,到期评估估值,设置股权赎回。

    因为棘轮条款要涉及下一轮融资,而VAM不用如此,综合起来便是法务的现场表述。

    这样的创造也是考虑到半导体项目很难快速盈利,所以拿估值来说话比较恰当。

    “五年时间,50%的估值提升,算是个旱涝保收吧。”

    “还有什么问题吗?”

    方卓留出时间给予消化,待到会议室里的讨论基本技术,他出声询问。

    “方总,你花五年时间才做50%的提升,是不是信心太少?”康纳提出异议,既觉时间太久,也觉标的太小。

    风投做股权投资,目标都是冲着最少几倍的价值增幅。

    现在花五年时间做50%,还是那句话,这钱拿去投别的项目多好。

    方卓言简意赅的表示了真诚的态度:“尽力了,爱签不签。”

    康纳感受到年轻总裁的真诚,也就收起试探,尽力就尽力,发什么脾气,签就签。

    这个VAM是来自冰芯落实在合同的底线条款,相较于现在的情况和普遍预期,已经很显诚意。

    按照康纳的理解,这是双方的交换,上一次会议的股票推销变得具有约束力,不然,自家帮着把易科的股票抬上去,这家伙套现跑路……

    到时,他套现的钱比在冰芯投入的钱可赚多了。

    现在好歹能保证自家有了更好的退出机制。

    连康纳都被说服,其他三家自然更没意见。

    如今可以乐观的想想,就算方总股票套现,自家也多少喝口汤,不至于把钱打了水漂。

    这样一进一出,已然大赚。

    第二次冰芯董事会80%的内容是合同条款的法务解释,20%是总裁们的协商同意。

    仅仅两个小时,这次董事会就宣告结束,后续补签条款都会走正常流程。

    恒隆23设置了午餐招待,但方卓不会参与,因为他要立即去机场飞往庐州,得就近期冰芯对未来的评估和地方上有个沟通,另外,他还想和中科大交流一下对胡正明的待遇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