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差异(二合一)

    “本来晶圆代工的客户就是国外大厂,不能存着没占到便宜就是吃亏的心理,而且,这样的事存在不少运作空间,我在这方面有一定的信心。”

    “今天高盛、IDG、DCM、德银一起过来关心冰芯未来的发展,共同出谋划策,我作为总裁是很感谢大家的。”

    “大家给我提了很多建议,我也给了一些基于当前局面的想法。”

    方卓平稳的再次给出表态:“冰芯依旧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或许会有波折,但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克服。”

    “中芯事件对国内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影响,后续有什么新的情况,我们再第一时间沟通。”

    “这样,一周之后还在这里,冰芯还要召开一个董事会,想必那时候的中芯事件会更清楚,咱们到时再议。”

    不同于这次会议被要求召开时的被动,整场会议的流程完毕后,方卓主动的定下第二次会议。

    一周的时间差不多能让中芯事件走向明朗,也能让这四家机构的华夏区负责人处理内部的压力。

    至于怎么处理,反正,冰芯的进度只会往前,不会后退,方卓已经提供了一个他所能提供的最好方法。

    今天来会的四位总裁,他们主要负责的都是投资业务,但方卓提供的是一个全局视野,所以,一下子就把他们都给整沉默了。

    业务的深层联动,强弱的彼此扶持,交易的关联处理。

    这不光是一次提前的路演,更是一种蓝图的描绘。

    方卓今天的回应其实颇为克制,他要做的不是击退冰芯的董事们,而是继续多多的交朋友,让他们仍旧对冰芯保持信心。

    高盛之于美国,德银之于德国,IDG和DCM的资金、人脉,这些都是冰芯继续往前可以凝结的助力。

    冰芯董事会结束的时间是下午一点半,方卓邀请大家共进午餐,但朋友们都因为突发事件、董事会的信息反馈等因素纷纷婉拒。

    四家团队在各自总裁的带领下离开恒隆23,相较于来时的讨论,总裁们显得心事重重。

    方卓等到这些人全都下去之后又考虑了一下,还是觉得可以和老熊消除一下误会,也就跟着坐了下一趟的电梯到楼下。

    其他三家机构的车都停在地下停车场,IDG的人对恒隆广场比较熟,直接停在地面车位。

    方卓到一楼的时候,熊潇鸽正在等下属挪车。

    “老熊,借一步说话。”方卓快步过来,打了招呼。

    熊潇鸽在总裁办说的话都是发自内心,自打认识方桌以来,他都开始怀疑自己的职业能力了,但现在也不妨听听这货追过来想说什么。

    “老熊,你……”

    “叫我熊总。”

    “老熊总,你……”

    熊潇鸽转身就要走。

    方卓笑着妥协:“熊总,熊总,你和我一个年轻人生什么气。”

    熊潇鸽指了指渐渐开过来的车,说道:“方总,咱公对公,你有话就说,不然,车到就到了。”

    方卓冲着IDG的商务车竖起一根食指。

    车停了。

    熊潇鸽只觉太阳穴突突的跳,今天的自家人可真是太长脸了!

    “熊总,实话实说,我也觉得中芯的事在国内半导体行业是个很大的事件,但冰芯建生产线、形成产能最起码是后年的事,这种冲击是会被时间所淡化的。”

    “冰芯被康纳所担心的融资,被徐开伟所担心的技术工艺,这都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

    “要来科大的胡正明,他的竞业协议是2年,从今年算起,也就是后年到期。”

    “那时才是冰芯大展宏图的机会。”

    “而且,我看台积电,它的内部也未必稳定。”

    方卓语速稍快,态度诚恳:“熊总,如果我为了钱,易科上市就能带来让我花不完的钱,何苦骗你们这些风投的苦哈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