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物(二合一)

    挂号网毫无疑问属于互联网企业,但又特殊和传统医疗领域结合,再加上有着“首批国家级互联网创新产业企业”的荣誉,以及,方卓参加的《赢在华夏》刚于九月份结束播出。

    所以,央视财经就顺势把他放在了第一位介绍。

    “线上挂号领域在夏天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价格补贴战,现在硝烟尚未散尽,但我们已经可以说方卓执掌的挂号网就是这次价格战的最大赢家。”

    “很多观众应该对这位年轻董事长记忆犹新,他今年曾用一个音乐播放器的项目成功摘走《赢在华夏》的桂冠,但作为一个有着豪情的青年创业者,他其实在线上挂号这个领域已经在国内有着更大的成就。”

    “我们的记者采访他时曾经问过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非典型互联网的领域,他笑着没给出正面回答。”

    “但去年在临安举行的互联网发展论坛会议上曾经有过他的登台讲话。”

    电视里的画面转为拍摄资料,正是2000年11月份的临安互联网会议,台上讲话的人是穿着白T恤的方卓,青春激昂,神气十足。

    ——“互联网将会改变这个时代,将会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

    ——“企业解决了问题就有价值。”

    ——“每一个人都想着去做门户去做电商,那我们看到的能改变的能推动发展的问题难道就放在那里吗?”

    ——“面临互联网的到来,我觉得我可能只能做到60分,尽管刚刚及格,但已经比0分是个巨大的进步,而未来,随着发展,随着诸位的一起努力,我相信一定能做到100分。”

    拍摄资料没有从头到尾,只是被剪出来能回答上面问题的讲话片段。

    接下来,节目继续介绍挂号网的发展和给医院预诊带来的改变。

    方卓随意看了两眼,大概知道这就是上次到办公室采访自己的那位记者所提供的材料,只是,他记得是有报纸已经报道过相关内容,没想到又在电视上引用一遍。

    旁边的徐惠芬有些傻眼,知道这个年轻人很厉害,可知道归知道……电视里被央视报道的人坐在自己家里和丈夫喝着酒是什么概念?

    她颇为坐立不安,不自觉开口问了句:“方总,申城买房在哪里买比较好啊?”

    “嗨,嫂子,咋又生分了?是不是看我大闸蟹吃得多,不想我下回上门?”方卓只是略一思索就知道称呼变化的缘由,笑了一声,“静安、徐汇、浦东都行。”

    李如意看了自己媳妇一眼,冲着方卓笑笑。

    买房的话题就在这里终结,两人转而聊起一些临安的变化。

    方卓还是比较关心自己的第二故乡的,除了羊城附近,他考虑着长三角附近也可以做一处仓储和配送中心,尤其这里的快递行业比较有所发展,大家都对新事物接受的很快。

    这顿晚餐吃得很愉快,仿佛真吃出几分忘年交的意思。

    方卓在李如意和徐惠芬热情的挽留声中告辞离开,约好有时间再登门尝尝其它菜式。

    等到方卓离开,徐惠芬向丈夫埋怨道:“你怎么不早讲,人家是上了新闻的人啊!”

    “我讲过啊,他就是很厉害啊。”李如意摇头,“我看他吃得挺开心,你急个什么劲。哎对,你之前不还不同意再买一套房呢。”

    “那不一样,我是什么眼光,你是什么眼光,上电视的人又是什么眼光?”徐惠芬边收拾碗碟边说道,“人家好心好意的指点,这要不听不就成了倔驴!”

    李如意嘀咕了一声:“倔驴。”

    “洗碗去吧。”徐惠芬瞪了一眼,“我问问我姐,看她手里还有没有闲钱。”

    “还有,下回人家来的时候把女儿喊上来见见她叔,帮忙指点指点以后上大学学啥。”

    李如意无奈应下,还下回呢,下回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