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用官府的信用作抵押

    第两百二十二章用官府的信用作抵押

    这种风情路九虎自然是不懂的,他跟妻子回家简单将农具整理后,就一个人来到所在里坊所。

    里坊所管着他们这条街上几百户,上千号的人,算是办理里坊事务的小衙门。

    陆九虎来得晚了,里坊所之前的空场里已挤得人满为患,这一任的里正,也是原本麻神寨里会汉话的一个长老,此时正在解说。

    “借贷票是记名记户的,有三联,借粮或者借钱时得一联,会记上你们的姓名籍贯。拿着给你们的一联票去找常平仓或者粮铺取粮,常平仓是官府的,不必担心,粮铺是商人的,他们若是不给,或者少给,给坏粮,你们不要拿,来坊所告诉我们,我们会禀报县尊。”

    “若是不想要粮食,想要钱开个小店小摊位什么的,也可以去金城钱庒在咱们县城的分店领钱,但是要用自家房子或者田地进行抵押。“

    “抵押也不是不让你住房子或者种田了,只是在你没有还清钱之前,房契或者田契由钱庒保管,等还清之后钱庄就会归还房契或者田契,这一点你们也不担心,因为金城钱庄也是官府开的。”

    “所以说,不管是拿借贷票取的粮食,还是领的钱,都算是借官府的,等夏熟秋熟后,你们若是没有还了粮食或者钱以及一分的息,销了票,官府就要找你们吃官司。”

    “这个借贷票只能本人使用,有人要私下换,你们千万不要换。如果你们取了票,票却没有从常平仓和钱庒那里回到官府,下一年就再借不到粮或者钱了。”

    长老的解说让大家纷纷攘攘议论不停,因为立春之后,赈济要少一半,到夏收时就彻底没赈济,必须全靠自己了。所以大家对这借贷票才格外关心,有了借贷票就能借粮食或者借到钱。

    没等路九虎抱怨,就有人愤怒地问为什么没有赈济了,长老的冷言冷语浇灭了他的怒火:“难不成官府还要养着你一辈子不成?这赈济还是县尊从金城府那讨来的,金城王爷是想一直赈济到明年,可成年人每月两斗,小孩每月一斗,你们是想喝稀粥喝到死?

    县尊一面替大家讨来粮种和种地的工具,一面把赈济提高到每月三斗,小孩一斗半,你还不满意?”

    女人们也都纷纷苍白着脸给抱怨的男人说再别说了,有赈济已经是王爷施恩,是县尊努力的结果,他们近万羌人,不是县尊保了下来,早就不知是何等下场。

    路九虎的怒气也被其他人说没了,最终叹了口气,也准备要领这个借贷票。

    官府给的粮食和钱的利息都非常低,他不怕自己还不上,以他的本事大不了进深山射杀几只值钱的猎物。

    他问过了城里面新开的几家商铺,收购兽皮的价格比他们之前卖给汉人商队时给的借钱要高很多。”

    但也有人问这借贷票借粮要一分利,不借行不行,长老说当然可以,这不是强制的。

    还有人比较蠢,搞不明白其中的门道,问为什么不干脆直接借粮,或者直接借钱,非要搞什么借贷票。

    长老回答说,借贷票不止在麻神县城搞,早四个月前便已经在金城府、皋兰县施行了,甚至在金城王大军刚刚攻下的凉州也会搞。

    只要是办理了借贷票的金城府治下的百姓,在金城、皋兰县、麻神县、凉州等地粮铺或者钱庒处都可以取粮还粮、取钱还钱。

    “这借贷票法非常好,但前提是要有钱庒,而且钱庒信用要好,而钱庒又与官府绑在一起,所以此事其实是官府在用信用来担保,百姓用不用这借贷票,就完全看是否信任官府了。”

    没错,之前路九虎在城门口遇到的那两个气质上像是汉官的人,正是宋子轩和宋子玉兄弟。

    此时说话的是宋子轩,他神色中满是感慨,小小的一个麻神县城就给了他太多的震撼,而这个县城才成立不过半年时间,再想想已经在西北有金窝窝之称的金城会是什么样子的,实在是让人期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