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与合同(1/3)

    乔荣心里不能平静,毫无疑问,这是一本扣人心弦的悬疑故事,而且和《女人三十》一样,选取的角度很新颖,很吸引人。

    他心里被猫一直在挠似的,痒痒的,有一种不吐不快的痛与快乐。

    他很想现在就打电话给张叹,聊聊《坏孩子》,但已经凌晨了,他和张叹还没好到那种程度。

    于是,他把茶杯里的冷茶喝掉,起身出了书房,来到卧室,轻声走到床边,推了推他老婆,把她叫醒,对一脸懵圈的她说:“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睡觉,文学能够让时间永恒。你是大学老师,来,我们聊一聊传统文学与畅销文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二天,依然是相同的咖啡厅,张叹和乔荣又见面了。

    “乔编辑你的眼镜怎么了?”张叹的目光率先被乔荣的金丝框眼镜吸引了。

    乔荣有点尴尬:“早上擦桌子的时候不小心弄掉地上了,镜片有点磨损,等会儿去换一个。好书啊。”

    他把张叹的注意力拉回书的问题上来。

    乔荣对《坏孩子》很看重,同意出版,现在的问题是版税问题。

    张叹要求和《女人三十》相同的版税,乔荣不同意,要求降低。

    “《女人三十》是因为电视剧的热度,我们才有信心。《坏孩子》是不错,但知名度差了太多,给不了这样的版税。”乔荣说。

    张叹:“有《女人三十》打前锋,《坏孩子》不会差到哪,更重要的一点是,《坏孩子》也会拍成电视剧。”

    乔荣眼睛大亮:“你确定?”

    张叹:“你可以先等等看,不过,我不敢保证到时候一定给你们。”

    乔荣苦笑,张老师有点屁儿黑。

    先出书,然后再把书的影视版权卖给制片厂,这事真这么做的话,会很不地道。

    但是,制片厂的编剧有两种合同制。

    一种是项目奖金制,也就是靠项目拿奖金,张叹现在的就是这种。

    另一种是聘任合作制,厂内的编剧和外头的编剧一样的待遇。

    也就是说,制片厂看中了某一本剧本,像《情深不可及》,想翻拍,那就只能买断影视版权。制片厂内部的编剧如果签的是聘任合作制合同,那么操作流程也是这样。唯一不同的就是,制片厂对签约编剧有优先购买权,相应的,也会每个月给编剧发工资,作为一种福利。

    如果张叹拿的是这种聘任聘任合作制合同,那么完全可以先出书,再交给厂子,愿意的话那就购买影视翻拍版权吧。

    张叹已经申请了更改合同,由项目制变为合同制。

    制片厂内部为此争论的很激烈。

    聘任聘任合作制是确实存在,而且有不少这样的编剧,但任何一个能拿这种合同的编剧,都是已经成名,有自己的人脉资源,为制片厂做出过贡献。

    张叹资历太浅了,这是争论不休的主要原因。

    赞成的一方,比如影视部的编剧主管何苗,他说:“编剧这一行不能用资历来论,年轻人想法更加丰富,反而做的能够出彩。张叹虽然到厂里时间短,但是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他做出的项目有目共睹,哪一个拿出来不是响当当的,《小戏骨》给厂里造就了一个大IP,可以衍生出一整个系列,《倒霉熊》同样如此,《女人三十》就更不说了,现在这成绩,谁之前敢想?”

    反对一方的人说:“话虽如此,但是厂里也没亏待他,项目做的好,奖金同样丰厚,年轻人不能好高骛远,做出点成绩就嚷嚷要提高待遇,现在可以提高,以后他要是再做出成绩,怎么满足他的胃口?”

    何苗看向坐在对面的杜伟,动漫部的编剧主管,杜伟看了他一眼,没说话,不清楚什么想法。

    但是坐在杜伟下首的冯栋主动说道:“各位领导,我能说一下看法吗?”

    他是动漫部编剧三组的组长,曾经张叹的顶头上司,在今天这个会议里属于层级最低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