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第144章

    千里之外的京都。

    檀香袅袅,梵音低唱,纵然天色寒冷,也禁不住热烈的日头从云后钻出来,投以热情的照耀。

    于嘉音穿一件墨紫底绣着宝相花高领的斗篷,额上绑着绣工精致的抹额,手中抱着手炉,扶着宝玲的手,下了双马拉的车架。

    宝相寺素来有名,从车上下来还得走九十九步的石阶,以示心诚。

    月娘穿着银灰色的兔毛披风,亲自将顾璋从车上抱下来。

    顾家大房的老太太与孙子璋哥儿出行,顾家派了二十侍卫,随行的嬷嬷四人,小厮六人,一等二等丫鬟共十六人。

    一行数十人,虽然比不上那些达官贵人的阵仗,却也十分可观。月娘面上不显,心中却得意。

    她的余光可以看到,旁侧那些前来礼佛的妇人,不停地对自己投以羡慕的目光。

    于嘉音招招手,将月娘唤到身旁。

    顾璋从娘亲的身上爬下来,去拉于嘉音的手:“祖母,璋儿拉您上去。”

    众人都笑了。大伙都省得,璋哥儿是于嘉音的心头肉。老太太一直想来宝相寺,身体却一直不好,还是在过年的时候,顾璋日日在于嘉音面前逗趣,老太太开心,身体才一日比一日好起来。

    于嘉音也笑,她将手炉递给宝玲,牵着顾璋的手道:“那祖母便依仗璋哥儿了。”

    祖孙二人慢慢地拾阶而上。

    月娘吩咐两个嬷嬷与小厮,以及几个丫鬟先行一步,上得寺中安排。她则缓缓跟在祖孙二人后面,适当地扶一扶。老太太的身子一日比一日好,她心中自是安慰的。

    虽然只有九十九级台阶,但祖孙二人也花了小半个时辰才爬完。

    于嘉音捶了捶老腿,喘了口气:“终归是老了。”

    月娘赶紧让人摆了一张圆凳过去让老太太坐下,自己亲自给老太太奉茶捏腿,老太太才缓过来。

    月娘的无微不至,于嘉音很是满意。今日来宝相寺,月娘的打扮也是端庄大方,无可挑剔。比起初初入顾家时,不省得要进步许多。于嘉音向来赞赏努力的人,她满意拍了拍月娘的手,道:“月娘辛苦。”

    月娘微微一笑:“能服侍老太太,是月娘的福份。”

    进退有礼,毫不小家子气。

    若是她百年之后,月娘应能撑住的罢。想起二房妯娌的那张嘴脸,她这一颗心,便始终都放不下。顾长鸣是个不理事的,顾家早就该分家了,可架不住两个老祖宗还活着,若是分家,倒叫人戳着脊梁骨骂不孝。

    歇息过后,于嘉音亲自到大雄宝殿磕头上香,才由宝玲搀着,进了无量大师的禅房。

    于嘉音打算捐二千两白银,替顾闻白做法事。

    无量大师面相清瞿,两道白色寿眉轻轻垂下来,他掐指算着顾闻白的生辰八字,面上带着善意:“于施主,这位公子尚在人间。”

    于嘉音心中激荡:“大师,我儿如今在何处?”

    无量大师微微一笑:“西南方向,灵气聚集之地。”

    房外,一个丫鬟不动声色地离开,辗转几步,走至茂密的竹林深处。月娘眉目冷然,正拢手站在一处。

    听完丫鬟的转述,月娘沉了脸色,半响不出声。

    丫鬟仍旧垂手候着。

    良久,月娘才冷然道:“找到他,杀死他。”

    竹林茂密,阳光穿不进来,一股寒风吹来,拂起月娘那件银灰色的披风。

    她的眉眼梭过竹林,恍惚间,竟然与卫碧娥有几分相似。

    顾家灶房用了三十多年的厨娘满妈妈老了,她又攒够了赎身的银子,老祖宗怜她,让她用一半的银钱赎了身契,放她出府。

    满妈妈感激,给老祖宗磕了头,收拾好自己不甚多的物件,从顾家的角门出来,在车马行买了辆驴车,便一路向着西南南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