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24章

    “咳咳。”良誉才踏过门口,熟悉的咳嗽声就传出来。

    是他爹在咳嗽。

    他敛着眼皮,不声不响进了自己的房间。

    家徒四壁。

    屋中冷冰冰的,即使是冬天了,床上铺的仍旧是破旧的席子。他在床边坐下,盯着自己脚上新刮刮的靴子。靴子好看又暖和,是他这几年来,唯一添置的东西。

    “誉儿?你回来了?”他娘听到动静,赶忙走过来。

    “嗯。”他淡淡地应着。

    “哎,缸里的面粉又快没有了,儿啊,你明儿回来可要记得买呀。”他娘絮絮叨叨地吩咐他。

    又快没有了?他不是前几天才买了一袋吗?转念一想,定是那两个妹妹又回来了拿了。他的心中闪过一阵厌恶。为了这两个妹妹,他已经将自己的未来都赔上了。旁人不知,都以为他是自愿的,却不晓得他是被父母逼的。

    他无力地倚在床上,感觉一切都是冷冰冰的。

    他今年已经二十有六了,但连一个议亲的都没有。别人听说了他家的事,避之不及,哪里还会将女儿嫁到他这个火坑里来。

    天渐渐黑了。

    从隔壁的灶房中传出熟悉的饭味。淡淡的,毫无食欲。

    但终究还是要填饱肚子。

    他拖着无力的步伐走向灶房。灶房多年不曾修缮,胡乱堆放着他娘从外头捡回来的瓶瓶罐罐,到处乱糟糟的。

    一张矮小的漆黑饭桌上,摆着三碗汤面,他娘秦氏正扶他爹良春坐下来。

    良春坐下,又是一阵猛咳,在昏黄的火光中,唾沫横飞。

    良誉面无表情地执起筷箸,先吃起来。汤面只有几点油腥子,外加一点点的盐,淡而无味,着实难吃。其实,按照他做老师的待遇,若不被两个妹妹搜刮,每隔个两三天吃一顿肉是可以的。吃上一顿肉是什么时候了?他努力地想了想,不记得了。

    他娘秦氏才四十出头,头发却早已花白,满脸皱纹。她伺候着自己的丈夫吃了面,自己才慢慢地吃起来。

    其实,方才她早就发现了,儿子今日,穿了一双看起来极贵的鞋子回来。

    良春吃完面,秦氏又扶着他回去,良誉正要起身,秦氏赶紧道:“儿啊,你等一下,我有话与你说。”

    能说什么话,不就是要帮扶两个妹妹。良誉闻言,也懒得动弹,只垂着头等她。

    秦氏很快回来,满脸笑容,朝桌子底下扫了一眼:“儿啊,你这鞋子,是苏家鞋袜铺的苏娘子送给你的?”

    良誉猛然抬头,惊讶地看着他娘。

    然而看在他娘眼中,却是另一种解读,她咧开缺了一颗门牙的嘴,宽慰道:“我便知道,我儿命好。娘觉得吧,这苏娘子虽然是个寡妇,但自立自强,将苏家鞋袜铺打理得热火朝天。如今她既然对你有意,那娘便叫媒人上门去提亲,再寻个日子,将她抬进门,作个贵妾。”

    贵妾?

    良誉张了张嘴,想起今日在雪中看到苏娘子那雍容的气质,再看看自家被烟火熏得漆黑的灶房,竟是不知说什么好。只是,他的鞋子是自己买的,娘怎么误以为是苏娘子送的呢?

    见良誉不作声,秦氏更是笃定了:“我瞧那苏娘子的鞋袜铺不错,以后她进了门,便叫你大妹二妹将铺子接手,这样咱们家也有个营生了。”

    她继续欢喜地盘算:“既有了这营生,那你便好议亲了。娘可听说了,隔壁云石镇李家的大姑娘知书达礼,相貌端正,最是适合做妻子。”

    她欢天喜地,兀自盘算着。

    良誉拂袖起来:“娘,你在胡说些什么?这……”他本想说鞋子是自己买的,转头一想,要是他说了,他娘定要生气,说自己不将这个家放在心上。说不定还要向他追问买鞋的钱。

    干脆,他将没说出的话吞了下去,只是转身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