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道文人轻无用

    他看向金碧辉煌的金銮殿,想起上一次进宫之时,还是他加封大学士的那一日,不禁露出一丝微笑,双手捧卷,一步步踏上殿来。

    金銮殿九千九百九十九阶,他一步步走来,一步一阶,上殿而来,他依照礼法下跪对着秦皇磕了三个响头,道:“下官李黑,拜见陛下。”

    “免礼平身。”秦皇摆了摆手,李黑道了一声谢陛下,当即起身,再作一揖,随后方才站直身子。

    “李卿几十年未曾上殿了,今日求见朕,是有何要紧事啊?”秦皇靠在龙椅上笑道。

    “下官写了一篇讨贼檄文,蜀军发不义之师,自当为贼,求陛下广昭天下,以鼓我三军士气。”李黑双手呈上那卷檄文,平静说道。

    秦皇接过那卷檄文看了看,并没有什么特别神色,也不曾论这檄文中所说,只是问道:“翰林学宫这些日子遭西蜀威胁,你今日上呈这一部檄文,不就是致你身后整个翰林学宫之人于死地吗?”

    李黑抬起头,一字一顿道:“李黑是大秦的李黑,不是翰林的李黑,我已然退出翰林学宫,檄文一事,以我名义所书,与翰林学宫无关,望陛下恩准。”

    秦皇看向这抬着头仰望自己的垂暮老人,随手将檄文放在案侧,轻描淡写道:“准了。”

    “谢陛下隆恩。”李黑咚咚咚连着磕了三个响头,随后便退出大殿而去,他拂袖而去,归隐山林,只是笔未曾停下。

    后年数年中,李黑书写《雁门行》《野望》《破阵子》等诗句,皆为批判西蜀,写的都是些边塞诗歌,人皆不知这些诗句从何处流出,自然也不知晓李黑位置。

    青阳山口,一老人登高遥望,手持纸笔,奋笔疾书,左手握酒葫芦饮酒,在崖上长叹道:“如此方才是真生,那几年学士,当到狗肚里喽。”

    一篇篇可冠绝整个大秦的诗篇自青阳山流出,广为流传,首首皆是边塞诗,大秦兵卒皆可吟诵两首,风靡天下。

    “谁道文人轻无用,一笔亦可倾君王。”老人醉酒而眠,长醉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