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新岁

    年关已至,天空飘飘扬扬的下起了瑞雪,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贺迎岁首。过了子时,新的一年便掀开了新的篇章。

    瑞雪兆丰年,各地都相安无事,相继在忙着年关。因此刘辩得以下令让各地太守回到太原晋阳城,一起吃个饭,并且商量开春事宜。

    此时刘辩正在书房阅读书籍,门外陡然响起:“殿下,曹太守,荀太守以及安北都督王大人已经到了晋阳了。”

    “孟德和公达他们终于回来了,孤有点迫不及待啊。快让他们去议事厅,并让各文武官员都去议事厅。”刘辩望着窗外,兴奋说道。

    岁首一过,便是讨伐董卓的大事。接着就是诸侯争霸的时代了,刘辩心中那是激动万分。

    曹操,荀攸等人刚到晋阳还未休息片刻,便接到刘辩的命令,立刻前往议事厅。

    刘辩来到大殿坐下。

    麾下一众文武分列次座好。

    文官这边,首推蔡邕,其次便是丁管,曹操,荀攸,王猛,荀彧,郭嘉,梅长苏。其中徐庶在雁门关之战后便前去求学,学成后再来协助刘辩争霸天下。

    武将这边,首推大汉老将卢植,其次便是金刀老令公杨业,杨再兴,杨延嗣,秦用,岳飞,夏侯惇,夏侯渊,赵云,张郃,徐晃,乐进等。

    其中秦琼与卢俊义留守北部,曹仁在西河,常遇春在上党,杨延昭在雁门,以及杨家几子在上郡,未能来到晋阳之外,刘辩麾下诸将全部到齐。

    “臣等拜见殿下!”众人伏地向刘辩跪拜。

    “不必多礼。”刘辩挥了挥手,众人起身回到位置上坐好。

    见文武官员都坐好,刘辩开口道:“去年六月,先帝去世,朕登基称帝,便有宦官乱政,随后董卓干政,更是行废帝之事!

    所幸有诸位爱卿忠君报国,孤才得以逃脱董卓的囚笼。但董卓篡位之心不死,伙同皇弟刘协密谋称帝,造成大汉分崩离析。孤恨不得饮其血,剥其皮,吃其肉。然而董贼麾下有三十万西凉贼军,孤无奈只能北上并州,积蓄力量。

    如今我军粮草充足,兵甲精良,将士们训练有度,加上开春之际,是到了该收复洛阳,诛灭董卓的时候了!”

    刘辩面容不改,语气平静,但其说的话,却是有一股莫名的感染力。众人皆被刘辩言语带动。

    “如今我并州人人安居乐业,屯田之策更是使我军粮草充足,加上北部诸郡已经稳定,是时候讨伐董卓了。”武将卢植首先出来说道。

    紧接着蔡邕也说道:“董卓祸乱朝纲,关中百姓民不聊生,天下百姓更是怨气冲天,殿下讨伐董卓乃是顺应民意,顺应天意。”

    “两位大人说的没错,讨伐不仅是我们的事,更是天下人的事。况且殿下曾发出檄文讨伐董卓,但由于天气入冬被耽搁了,如今开春即将到来,各地诸侯兵马粮草也同样准备充分,所以臣建议出兵讨董。”曹操点了点头,出来说道。

    “嗯,那大家都说说,怎样讨伐董卓?”刘辩目光一转,望着那几名文臣。

    可是还未等那个个文臣开口,曹操的声音便在议事厅散开,“臣建议殿下亲自前往会盟,与各诸侯共商讨董大计!”

    “不可!”曹操话音刚落,蔡邕便出来反对。“殿下自来到并州后,每逢战事,

    (本章未完,请翻页)

    都是御驾亲征,危险重重,让老臣担心不已!”

    诸侯会盟,刘辩很是向往。难得的大场面,又怎不会吸引刘辩的好奇心呢?但刘辩又不会怪罪蔡邕,毕竟蔡邕的一番话也是为自己好。

    刘辩没有回答,反而看向了曹操,想要看看曹操如何说服蔡邕。曹操也领会刘辩的意思,只见其说道:“蔡公此言差矣,首先,殿下前往会盟,乃是大义。刘协在董卓扶持下称帝,况且汉室部分官员还在洛阳朝廷。仅靠部分诸侯难以相互对峙,这样名不正言不顺,讨董难以成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