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将白发

    忽然脚下的楼船微微抖动了一下。

    嗯?

    许清将军向着周遭望去,不见异常。

    心道:“这条济淮河水深不足两丈,却有大鱼出没,我兰陵的山水果然荟聚灵性啊。”

    就在徐将军手抚长须怡然自乐时,大河中间有艘满载粮食的大船突然剧烈摇晃起来,船尾缓缓下沉,继而侧翻,掀起大片水花。

    周遭船只大为吃惊,纷纷远离那片水域。

    不过,来自河底的沉闷敲击声仍此起彼伏。

    一炷香的功夫又有两艘大船沉入河中,这时有人开始慌乱,大呼“水鬼”!

    徐将军到楼船甲板上,训斥诸位将士不要慌乱,他将耳朵贴在船舷上,清晰地听到来自船底的敲击声。

    这是有人在凿船底!

    脸色大变的徐清立即下令道:“取弓弩,朝船底放箭!”

    舟

    (本章未完,请翻页)

    船上的兵卫取出弓箭相互朝着船底对射,一瞬间水底有血雾弥漫开来。

    而敲击声也越来愈烈,一时间又有数艘大船被凿沉,其中就包括徐清所在的楼船。

    幸好楼船紧贴河岸,没有人员伤亡。

    徐清将军赶紧调集渡口上所有将士对着水中放箭,但是东西两侧又传来喊杀声,是楚国的两路大军杀至眼前,原本就不擅长地面作战的兰陵东路军丝毫没有反抗之力,楚军两次抱团冲杀后就放弃了抵抗。

    实力过于悬殊,历经百战的徐老将军闭上眼睛不再看战场上的血肉横飞,心中万千无能为力化成一滴老泪,重重砸进泥土中,掀起一团微尘。

    他万万没有想到此时应该是全力援助姜雪晴的楚左路军和中路军蓦然出现在了兰陵大军的后方!

    襄王横刀立马在徐清将军面前,摘下面罩,道:“徐将军,放弃抵抗者,可卸甲归田。”

    徐清转过头,看向那尚存不过千的兰陵将士,再看看气势如虹的楚国大军,手中的帅旗蓦然跌落,示意麾下不要抵抗,然后摘下头盔,露出饱经沧霜的老脸,将头盔高高扔起。

    问世间谁能不败,铜戈添新绿,英雄白发生,无力报家国,两行泪纵横!

    一柄方寸棱刺被插入胸腔,徐老将军面向兰陵都城桐苑跪下,头颅慢慢低垂。

    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

    襄王良久立,安排麾下大军不得对徐将军遗身有所不尊重,原地立“忠”字碑,予以厚葬!

    剩余放弃抵抗的兰陵残军,一律按楚国历律发放足额抚恤金,允予卸甲归田。

    至此,兰陵的东路大军成过往云烟。

    济淮河漕运被楚军接管,大批粮草也成了楚军的囊中之物,稍作休整后,襄王按照兰陵的驿路传书规格,将一封标明“百石粮草,即日送达”的密函放入了前往兰陵西路军的驿兵囊中。

    天拂晓,朝霞如火似燃。

    一队由精锐楚军伪装的运粮兵出现在东去的大路上,马车上的麻袋中装的不尽然是粮食,还有硝石!

    兰陵江川将军麾下的大军驻扎在陈官渡口东面八十里处的堌堆集处,那里土丘遍布,很有利于藏身,对原本就擅长山地作战的兰陵西路军来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如此绝佳的易守难攻之地让襄王绞尽脑汁才想出了一个瞒天过海里应外合的计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