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少年游

    “来,你过来,我给你念一段话,看你能记住多少,你要是全都记下来,我把我的酒壶送给你。”

    少年一听,顿时有了精神,那酒壶不但好看,酒水更是极品佳酿。

    “玄黄化气,清净浑浊,洞彻浩然,神识明净,日精月华,滋神慧聪……”

    这是儒家的《浩然正气诀》,可锤炼修行之人的根基,对少年来说大有裨益。

    这少年的心性和品行在襄王看来都是可以的,根基虽然薄弱,后天可以弥补,如果调教有方,他日必可成大器。君子成人之美,亦是成就自己。

    襄王领读了两三遍后,少年迷踪已经可以自己默诵了,可见记性这块他没有说谎。

    只是他还不知道这是嵩阳书院儒派的最高心法,襄王得自师尊方秋婵的好友--中原名流洛河君之手。此卷《浩然正气诀》是洛河君花费毕生的心血在先圣留下的只言片语总结而成的,据说修炼最高深处可凝结九天罡雷印,其威力刚猛霸道不亚于佛门的大成金刚拳。

    不过此心法与襄王自幼修习的《道经》相斥,故而被襄王落尘在记忆深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襄王把那个底部钤印着“此中滋味”的瓷壶交到少年迷踪的手中,在少年眉飞色舞中还多赠了一个小册子,上面是襄王对《烟雨剑法》的参悟心得和一些推演招式的草图。

    少年翻开,当下就变得不知所措了,这份剑谱太贵重了,受之有愧。

    在少年心里早就知道身边这位书生大哥与普通人不一样,但能在谈笑中送出剑谱的,就很不一般了,莫非是山中的神仙化身游历凡间,然后发现自己根骨清奇…少年又把自己想进说书人的故事里了。

    “剑客兄弟,当剑客不会使剑可是会被人笑掉大牙的。嗯?”

    少年心里想要又碍于难为情,眼睛盯着那份剑谱,手指紧绞,口是心非道:“大哥,这…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这样吧,你把你那个酒葫芦送我吧,咱们交换。”

    少年立刻解下腰间的酒葫芦,拿在手里时又开始犹豫了,“这木葫芦是我在村后山里摘得,不值钱,不值钱,不能换那个,那个剑谱。”

    诚恳的少年让襄王有些无语了。

    不过少年眼睛一亮,解开贴身的包袱拿出一个用麻布层层裹住的木盒,“这是我家的传家宝,我拿它和你换。”神情很坚定。

    襄王打开木盒,一块被红绳缠着的晶石如指头大小,摸起来凉凉的,散发着异样的清新气息。

    “我爹说这是我祖上遇仙时被仙人赏赐的仙石,可是除了能让泉水变得好喝外,没有其他什么用。”

    襄王收好,这种晶石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一时却想不起来。

    “你把这给了我,待会拿什么换功勋?”

    襄王把木盒又递给少年,可少年没有收,反而把那份剑诀藏在贴心处。“不去了,有了这份剑诀,我准备回家好好修习,等过几年身体长结实了,再出来闯荡江湖。”

    少年退后一步,郑重地向襄王鞠躬三下,并将木葫芦放在地上,转身跑入人群。

    这三拜是楚国现行的拜师礼,少年知道,书生大哥有意传道与自己,虽没有言及师徒名分,但传道一事如父母再造之恩,他心中已然把自己当做书生的弟子或学生。至于为何突然不辞而别,是他心中难受,他怕书生会因未经同意而行弟子之礼会怪罪于己,他也不想被书生看到一个流泪的“剑客”。

    但是少年可能不知道,这一切襄王都看在眼里,知在心里。

    襄王希望少年如那轮孤月,能砥砺着夜的寒冷寂寥,点亮天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