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僧白衣

    雍王道:“以大师之见,此兽该如何处置?”

    “贫僧的师门倒是有一法可度化此兽,不过这要将此兽带回我空禅寺,几位施主可同意?”

    “这…”雍王看向了铭王和厉王,二人心中虽有不甘,但事已至此,这等凶兽留之何用,便点点头。

    “此兽全凭法师处置。”

    衍虚法师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贫僧谢过诸位施主,诸位以后若有难处可飞书空禅寺,贫僧愿意尽一次绵薄之力。”

    言罢,衍虚法师走到青铜囚笼旁,一掌震开枷锁,将一根刻满金色符文的锁链套在狰兽的脖子上,就这样牵着离去。

    堂上的三位尊王丝毫没有失落感,反而有些受宠若惊。

    衍虚法师的一个承诺,关键时刻能力挽狂澜。弥足珍贵,就算十头祥瑞之兽也换不来啊。

    见到一旁的慕容清欲言又止,雍王款笑道:“慕容大人尽管将那牌牌卸去,吾等喝酒去。”

    三位尊王出帐直奔酒肆,流下心情复杂的慕容清,慕容大人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一甩衣袖,“唉,这都是什么事。”

    此时的荆山入口处,一架马车缓缓行向弦歌台。

    破车,瘦马,寒酸书生。

    行走在这路人如

    (本章未完,请翻页)

    流的官道上,招来诸多尖酸薄语,不过赶车人两眼一咪,半睡半醒的也不在乎这些。倒是有路过的笼中凶兽在经过马车时会悄悄伏身,收敛气息,温顺的形如家猫。

    春日艳阳在午后更显得耀眼,赶车人拉低了毡帽,将马车赶到一颗大柳树树荫下,给瘦马喂足了鲜草和净水,斜靠着别把小憩,不知从何处得来的破旧草帽盖在脸上,微风习习中睡得香甜。

    正午白日梦正酣,襄王梦到自己独自一人杀入众山之巅,正在与几位峰尊交手时,忽然遭人放冷箭,一只闪着寒光的弩箭正朝着面门而来,襄王头一歪,刚好躲过,突然惊醒。

    醒来后发现不远处站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手里抓着一把石子,正举手向自己扔来,而自己方才半睡半醒中刚好躲过了一次。

    那少年虽然看上去蓬头垢面,眼神却很有神,见到襄王醒来,一时不知所措,捏着石子的手渐渐收了回来,一眼过后,不敢抬头看,将手藏于身后,脸色微红。

    襄王被这少年一打搅,睡意全去,跳下马车,微笑道:“小兄弟,你可有事?”

    少年偷偷将手里的石子丢掉,仰起脸,讪讪道:“大哥,你是要去弦歌台吗?能不能带我一程啊。”

    眼神中满是期许,目光坚定清澈。

    看到少年这般模样,襄王突然想到了十多岁跟随师父漂泊的日子,那时年少多轻狂,一把青铜短剑就是“一腔侠义气,仗剑走天涯”。虽然这少年腰间系着一把磨得发亮的木剑和一个绑着红绳的木葫芦。

    “小兄弟,你要去弦歌台,是想去见见侠客们的风采吗?”

    少年听到后,不在腼腆,一拍腰间的剑和酒壶,骄傲地回答道:“那是!大哥,其实我也是个剑客呢。”

    襄王牵着缰绳,坐回马车,满脸笑容道:“少年剑客,上车吧,这路上要是遇到歹人你可要保护好我啊。”

    于是,破旧的马车上除了一个寒酸书生外又多了个干瘦少年,叫迷踪,夏之迷迷,绿水为踪。

    俩人一左一右,相得益彰。

    “大哥,你也是来参加春猎的吧。”

    “算是吧。”

    “不瞒大哥,我也是。”

    “嗯?”

    “我出门时我爹给了我一个盒子,说是我家传家宝,拿到国事府那里可以兑换功勋呢。大哥,你可别动歪心思啊,实话给你说,我可厉害了。”

    “……”

    “大哥,车轿里是你的猎物吗?”

    “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