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回 承英魂奋威救难

    此事距今以历百年,早年传播甚广,几乎到了无人不知的地步。谋雀的事迹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更为人称道的却是一个传说。有人传言,谋雀之所以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乃是因为他得到了传说中的《广武遗志》,精习熟练,方出山谋策,辅佐明主,平定天下。但他却顾忌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典故,故而功成身退,拂袖而去。

    除了对功名利禄并不上心以外,更是担心那《广武遗志》的秘密公之于众,惹出祸端,横生枝节。

    不过人们总是愿意相信自己早已相信的事。此事的真伪终究无法判断,真相也随着谋雀与《广武遗志》的消失隐匿在黑暗之中。但人们却始终认为,这其中定有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

    这个并不可靠的传言,竟也记载进了以严谨慎重为家风的叶家自家典籍之中,叫叶藏不得不细细品味。斟酌之下,觉得此事多半并不是空穴来风,能被先祖记载进入《叶祖论战》之中,定是先祖已然调查出了甚么隐情,但却并未向世人公开。或许是当时的情形不允许他们这么做。亦或许,他们也有自己的顾虑。

    可叶藏翻来覆去,又仔仔细细将那《叶祖论战》一书翻阅了数遍,生怕错漏了哪一个字。奈何他费劲心思也再没找到任何关于《广武遗志》的记载,那个传说似乎成了为唯一一条线索。

    本以为抓住希望的叶藏心灰意冷,可正当他将要放弃之时,手中典籍落在脚边,被那

    (本章未完,请翻页)

    清风一卷,还带着几分香灰气味,似乎是从祖宗祠堂飘来,甚是奇异古怪。眼见那脚边典籍的书页遂逐页翻动起来,目瞪口呆的叶藏俯下身子,盯着极快翻动着的书页,沉默不语。

    举头三尺有神明。似乎是祖宗先烈暗中相助,清风骤停,那书页也终究停在了靠当间的一页。叶藏心觉此事不同寻常,忙将典籍捧在手中,仔细端详,恍然大悟,惊叹不已。原来停下的那一页竟比其他书页略后一些,且不能透光,似乎是被人有意沾合在一起,但因纸张极薄,沾合得又十分整齐,故而若非有心之人,定难发觉其中玄机奥秘。

    惊喜万分的叶藏遂用小刀抵住那书页的缝隙,小心翼翼的将两页分开,其中果然别有用心。其余书页都写着满满当当,密密麻麻的文字,唯独这沾合的书页之中,仅仅留下一首小诗,皆用篆书小字书写,写的正是:广德明正最为芳,武烈英雄浩气长。遗心我愿终不悔,志向难改射天狼。疑眸休断此生泪,宣朗乾坤有华光。明天法地折我剑,府湖尽书他人忙。

    叶藏一字一句的念罢此诗,复又读了一遍,甚是奇怪。目光流转,逐字比对,忽地恍然大悟,一拍脑门,自嘲几声,遂将此诗下半部分用手遮住,露出那每行头一个字来,叶藏大为惊喜,又将其连着念道:“广武遗志疑宣明府!”

    这分明是祖宗指引,老天留情。叶藏恍然大悟,发疯似的冲至祖宗祠堂,拜了又拜,接连叩首,十分虔诚。

    诸事皆毕,叶藏已然明了,祖宗留下线索,那《广武遗志》如今多半还在宣明府附近流传,不为人知。叶藏遂找来叶居霜与莫随风,讲明缘由,吩咐要事。更是点明如今正是多事之秋,非《广武遗志》不能救家国黎民于危难。故而吩咐二人出谷寻找。因其要坐镇桃花峪,不便外出。此事只能交予自己的女儿与自己唯一的徒弟去做,正好也能让他们在外历练历练,见见世面。

    叶藏相信他们能妥善保全自身,但却对他们能一次完成任务几乎不抱有任何希望。先祖明明知道《广武遗志》很可能出现在宣明府附近,但却一直没有任何行动,就说明其中定有隐情。更何况此事已过百年,日月更替,风云变换,《广武遗志》如今在哪,谁也说不清楚。

    故而叶藏估摸着他二人即便线索充足,一路顺利,算上往返时辰,少说也得半年,而如今危难在即,叶藏实在是束手无策,只能将希望寄托于二人之身,听天由命。退一万步说,哪怕在得到《广武遗志》之前,北族已然得逞,想来叶藏也能凭此奇书,逆转乾坤,不负祖宗教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