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 谋天机国舅隐兵

    不想一贯温和的周虔竟勃然大怒,推翻书案,拔剑怒斥韩追,言道:“行大事,扶国难,匹夫有责,岂能因惜一人之命而退缩?今若能铲除佞臣,重振朝纲,巩固山河社稷,青史流芳,虽万死犹未悔也!”韩追愕然,面羞惭,遂跪拜以谢罪。二人和好后,周虔复问其志,仍对曰:“无有大志。但为公帐下一宾客,此生足矣。”周虔大笑,遂不再多问。

    而今日周虔与郭天毅在府中商议大事,自然要遣退左右。而作为周虔心腹的韩追,便应请求留在一旁,做些闲杂之事。

    且听那周虔举杯迎道:“今日能绕过那豺狼将前线军报递交至圣上手中,全凭国舅爷鼎力相助,臣下在此谢过。”身着蓝金衮龙袍,头戴五凤朝天冠的皇亲国戚,紫阳侯郭天毅也举起面前的茶杯,拱手笑道:“周大人客气了。此行虽有风险,却是不得不为。想来此时那狄挽凤已被圣上招致宫中盘问拷讯。待喜讯传来,本侯一定要宴请诸位肱骨之臣,共同庆祝。”

    说罢,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

    “请恕臣下冒犯,国舅爷此心虽好,但却会惹祸上身。”周虔闻言眉头深锁,轻咳一声,直截了当,如实说道,“狄挽凤树大根深,臣下料想今日之事哪怕他难以推卸责任,也极难除去此人。更何况还有仇宗业,王耕等党羽。奸佞一日不出尽,我等时时刻刻都不得安宁。到那时,社稷不保,山河不复,又当如何?”

    郭天毅深有同感,点头称是道:“的确如此,周大人说的在理。周大人如今是朝中少有的忠良肱骨,顾虑深远,思想周道,本侯真是望尘莫及呀。如今还能有周大人这般的架海紫金梁,擎天白玉柱

    (本章未完,请翻页)

    ,真乃朝廷之福,社稷之幸。”

    “哎,此事说来惭愧。凭老臣一己之力,又能如何?”周虔满腹愁苦,心中惴惴不安,总觉得将有大事发生,“如今当务之急,还是得想出应对之策。北军来势汹汹,长驱直入,距离承天府不过八百多里,若再不设法阻拦,祖宗基业不保。老臣又有何面目存活于世?”

    只见那郭天毅噌的站起身来,掣出腰间长剑,指天怒斥道:“那狄挽凤,腌臜阉货,小人得志!其所依仗,不过我姐。但凭本侯一句话,哪叫他如此嚣张?”说罢,又将剑身调转,面朝周虔振衣一拜。惊的那周虔急忙站起身来,身旁韩追也慢悠悠起身,二人一同上前将郭天毅扶住。周虔面露难色,不禁感叹道:“国舅爷莫不是要折煞老臣,臣何德何能受此一拜?国舅爷快快起身!”

    “不,此拜,周大人当受!本侯非是为自己而拜,而是为了这天下的百姓与祖宗的基业而拜!周大人为国谋事,舍生忘死,本侯佩服万分!若满朝文武皆如周大人,裴子端等,何愁奸党作乱,北族来犯?”郭天毅直起身来慷慨激昂的说道,又一把攥住周虔的手,两人感叹良多,叹息不已。

    但郭天毅忽地又凑上前来,挤眉弄眼,颇为神秘的说道:“不过,本侯早有对策。一劳永逸,管叫周大人心中愁绪永不复存。”“国舅爷有何良策?”周虔闻言甚是惊喜,赶忙小声问道。郭天毅却不肯说,只是回头望了一眼那紧跟在周虔身旁的韩追。郭天毅并非不知晓他二人的身份与关系,只是此事事关重大,少一个人知道,便多一分安全。

    机智聪敏的韩追与郭天毅相视一眼,不待周虔开口,便知趣的退到门边,为二人望风把关。

    郭天毅还是不肯放心,又扯住周虔衣角,将他拉到内堂。周虔大为震惊,不解其意,慌忙问道:“究竟是何大事,为何如此小心?”“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若是走漏了半点风声,你我一个也活不了。”郭天毅一脸严肃,咬牙切齿的说道。周虔也被他所感染,深感此事非同寻常,一旦事败,便会惹来杀身之祸,死无葬身之地。

    “不瞒周大人,本侯已然暗地询问过多位朝中老臣的意思,他们皆愿堵上性命,拼死一搏。此事关乎我大姜国祚,危难当头,万不可犹豫!”说罢,郭天毅又左顾右盼一阵,确定隔墙无耳,这才小心翼翼的从怀中取出一卷败绢。那绢布尚未展开,便能从中看出斑点暗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