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心滚烫侠骨难凉·浅谈艰难崎岖的武侠路

    有些爽文和小白文他们的三观依然很端正,文笔也可圈可点,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是不错的,但我们不能永远沉溺在其中,就像一个人不能吃一辈子的快餐,喝一杯子碳酸饮料。

    网络文学或许也是文学,我们总是在喊着变革,革新,要让网络文学层次更高,焕然一新,就不能停步于最浅层次的爽文阶段。

    或许只有爽文才有卖点,可这世上,难道除了利益以外,真的甚么也不是了么?

    我一直认为,传统文学,包括书面的通俗小说等,不应该是网络文学的对立面。

    相反,两者应该相辅相成。

    普通的武侠小说不该之停步于纸质,虽然纸质书仍不可抛弃,更易获得阅读感,但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也要做出改变,适应潮流。比如进入网络,传统文学可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

    借助已然发达的网络平台进行进一步的发展,以此来壮大自己。而网络文学更应该张开怀抱,二者互补长短,网络文学也应该寻求更长远的发展,而不是故步自封,沉溺在看似舒适实则危机重重的虚幻之中,各自走出舒适圈,谋求共同发展。

    但如今的网络文学平台发展的越来越大,似乎是唯利至上,大批量的推送毫无意义甚至三观扭曲的垃圾文学,这些网络垃圾正在逐步残害现在的青少年,毒害他们的身心,更再摧毁依然脆弱的网络文学,更在一步步逼传统文学在网络上的发展走上绝路。

    而当那些网络平台肆无忌惮的敛财背后,收到重创的只会是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本身。

    纵观这些年已来的武侠小说发展,衍生作品层出不穷,而武侠幻想,现代武侠等相关题材,确实备受青睐,但他们的核心武侠精神却为了附和娱乐,随着不断迎合市场的需求而一步步走向深渊,这实在是我不愿意看到的。

    不过令我较为欣慰的是,虽然武侠在小说的形式上不如从前,但随着生活的发展,其衍生而出的其他形式也受到了不少青年的欢迎,比如动漫《秦时明月》《天行九歌》等,和游戏《九阴真经》《天涯明月刀》《剑侠情缘三》,以及古风武侠类的歌曲等不同形式的,以传统武侠为内核的武侠作品,它们的发展依旧平坦宽阔,它们的前景依旧可期。它们再用另一种形式,将中国传统武侠精神和武侠魂传递下去,种在一代又一代的人的心中。

    正如我所愿:武侠不死,武侠永生。在它们的身上,我能看到武侠未来的发展,中国传统武侠精神依旧是中国文化的精粹之一,或许可以谋求与故宫文物一般以新的形式重新进入大众视野,同时我依然期望着,在网络文学世界,武侠小说依然能占据一席之地。

    借用歌词以作结尾:方寸赤心,侠骨煨热,快意恩仇,纵马长歌。

    赤心滚烫,侠骨难凉,纵然武侠的道理越来越崎岖,依然会有一行侠客,在坚持着那最为传统的武侠魂,新派武侠或传统武侠皆不会失去市场,更不会失去其价值,它们只会以新的形式,获得重生,再次绽放出属于武侠精神的那一抹最为灿烂的惊世烟火。

    玄鱼幻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