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八关天津桥

    而旋门关与函谷关比起来或许更为有名,此关亦是曾经埋骨百万的修罗战场,关下曾经发生过数场决定了天下兴亡的大战。旋门关又称虎牢关、武牢关、汜水关、成皋关、古崤关,此关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是洛阳东边门户和重要的关隘。此关属古成皋县,成皋关因此得名,隋朝改成皋县为汜水县,从荥阳汜水镇西行,过汜水河,即为旋门关。因此自前隋以后朝廷来往的公文中均称此关称为汜水关。

    不过大唐的老百姓还是喜欢称此关为虎牢关,此地因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传闻周穆王曾将进献的猛虎圈养于此而名“虎牢”。李唐先祖李虎为北周八柱国之一,因此为了避讳李唐先祖之名,所以虎牢关被改称为武牢关。

    在虎牢关与成皋城,历史上有名的战争有数十起,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汉高祖刘邦与楚霸王项羽的成皋之战、东汉末年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战以及本朝太宗皇帝与窦建德的武牢之战。

    成皋之战是扭转了楚汉局势的会战,汉高祖首创了后发制人、疲敌制胜的策略。汉高祖刘邦先在成皋之战采取先疲后打方针,以主力坚壁蓄锐,待机破敌,遣偏师袭扰敌后,断其粮道,逐渐削弱敌之力量,积极创造战机。此战后在项羽疲敌撤兵的路上经历阳夏之战、固陵之战、陈下之战、垓下之战,汉军适时转入进攻,在进攻中连续追击削弱楚军,穷追猛打不给敌方喘息之气,连续作战,终获楚汉之争的全胜。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战乃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的开始。此战董卓麾下大将温候吕布于虎牢关前横扫十八路诸侯,威震天下,现今还有温候吕布的点将台遗留。此战后董卓听从谋士李儒以退为进之计,放弃洛阳,迁都长安,十八路诸侯入洛阳后自此分崩离析,再也不思攻伐董卓,纷纷割据土地相互攻伐,汉末天下大乱自此而起。

    而太宗皇帝与夏明王窦建德的武牢之战在大唐更是可谓是家喻户晓了,此战发生在武德三年七月至四年五月,尚是秦王的太宗皇帝率军在洛阳、虎牢关各个击破了王世充的郑军以及窦建德的夏军。

    王世充原来是前隋东都洛阳守将,隋炀帝死后,他在大唐武德二年四月称帝,国号郑,并利用当时唐军在河东作战,无暇顾及山东的机会,夺取了大唐在河南的部分土地。高祖李渊为夺取中原,采取先郑后夏(窦建德当时已称夏王)、各个击破的方略,命令秦王李世民领兵八万向东攻打王世充。王世充与太宗皇帝经过八个月的作战,唐军攻克了洛城以外全部都畿道城池,并占领虎牢。王世充一边收缩兵力死守洛阳城,一边派军向窦建德求救,窦建德当即率领共十几万大军,号称三十万,前来支援王世充,就此揭开了武牢之战的序幕。

    此战是少量精锐铁骑击破乌合之众的典范。战前太宗皇帝与部下商议对策,包括蒋国公屈突通在内的部将多主张退避。太宗皇帝力排众议,决定分兵,大部继续围困洛阳,而太宗皇帝亲自率军占据虎牢要地,阻止窦军向西进军,一举两得。

    由于虎牢关地形险要,窦军不能前进,驻扎了一个多月,加上多次作战不利,窦军士气低落,将卒思乡。太宗皇帝得知后,果断引诱窦建德出战,窦军果然全部出动。太宗皇帝亲自率领麾下三千五百玄甲精骑直冲入窦军,反复杀穿窦建德军阵。窦建德当时正和群臣议事,唐军突至,前后夹击,窦建德军阵势大乱,连窦建德自己都受伤被俘,秦王麾下的三千玄甲军一战成名。

    击溃窦建德后,太宗皇帝回军洛阳,王世充自知无法支撑,于是率领麾下文武打开则天门在天津桥前向太宗皇帝投降。

    此战太宗皇帝以少胜多,一举平定窦建德、王世充两大割据军阀,名震天下。大唐一统中原以及河北,从隋亡后的诸多割据势力中脱颖而出,具备了席卷天下的实力与声望,大唐一统天下的基础从此奠定。而此战后,太宗皇帝凭借军功显赫,被高祖李渊特设为天策上将军,开牙建府,在朝野以及军中声望无两。当时尚是秦王的太宗皇帝自此产生了与太子李建成争夺皇位的野心,导致了日后的玄武门之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