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武

    “北域军区,是为了维稳。”

    “安西、南洋两处军区设置,是为了扩张。”

    许安的声音低沉,但是在扩音器的加成之下还是让宣政殿内的众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剑来》

    一石激起千层浪,宣政殿一众文武官员皆是抬起了头来,目光都聚集在许安的身上,虽然他们心中也是清楚,但是从许安的口中说出,仍然是让他们心中感到震动。

    “我知晓你们有很多人觉得天下已定,四海昌平,正是与民休养之时,不宜再动刀兵、劳民伤财。”

    “我也认为如此。”

    许安的话前后冲突,刚说了扩张,却又说与民休战。

    众人面面相觑,皆是不明所以。

    许安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就知道殿内众人会是这个反应。

    “天下动荡不休,天下万民无不期盼着太平之世的到来。”

    “但其实,战争与和平,这两者并不冲突。”

    许安重重的敲了敲身前的讲桌。

    沉闷的响声在宣政殿中回响,那声响在众人的胸腔和耳畔之间回荡,让众人心中都浮现了一股奇异的感觉。

    “西方、南方的战事是燃烧在边疆,国内仍旧安定。”

    “我知道各位心中所想,你们在想,虽然如此,但是要不断的扩张,军费也势必不断的膨胀,这些军费最终都将会由百姓来承担,自然会加重其负担,而参军入伍者,也免不了伤亡死难。”

    许安环视着殿内的众人一眼之后,他停顿了一下。

    对于设置军区,继续开疆拓土之事,其实他原来也很是犹豫。

    战争的主旋律便是流血与牺牲,一将功成万骨枯,战争的胜利往往是数以千计,乃至万计人的死难才能够换取的。

    而且如今明国的疆域也已经快要达到了一个界限,这个范围实在是太大了。

    范围大到传递消息,就算是八百里加急,一路不惜马力向着京城疾驰而来,都需要极长的时间。

    对于边疆之事,很多时候长安收到之时,已经是晚了许久。

    工部的指令是每隔六十至一百里要设置一处驿站,而很多地方也根本没有条件每隔六十里或是八十里就要设置一处驿站。

    如果真在如此广袤的疆域之下按照这个标准设下驿站,光是要维持驿站都已经是一笔天文数字了。

    不过这些问题,只要有研究工坊存在,那么在不久的将来,都将不会是问题。

    “故国虽大,好战必亡;然,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许安目光微凝,重新开口。

    “这天下广袤无比,与我大明同样肥沃之地不计其数,而在其土地之上存在的国家,现在或许远不如我们。”

    “但是以前不如,现在不如,将来了?”

    “将来,未来,殿内的诸位你们有谁敢断言千年之后?”

    许安停下了言语,有时候沉默也具有力量,而且是不小的力量。

    殿内的众人都陷入了思索之中,他们都思索着许安的言语。

    “只要战争存在一日,就避免不了流血与牺牲。”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我大明能有今日之疆土,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无数将士前赴后继的牺牲,靠的无数将士的浴血奋战。”

    “如此广袤的疆土,你们觉得,没有一支强军,如何能够守住?”

    许安锐利的眼神扫过众人的身上,一众文武官员皆是感觉如芒在背一般,心中一寒。

    他的问题落在众人的心头,也激起了众人的反应,那些原本有些抗拒的文官甚至为之动容。

    这个问题很简单,也很现实。

    “设下军区的目的,一为开疆拓土,二为练军。”

    冷兵器时代不比热武器时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