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

    许安虽然不记得具体的人数,但是他有一定的印象,他定了定神,他之后肯定要去再了解这一件事。

    “之所以能考取那么多的人,并非真是以为那些平常人家不如我等世家子弟。”

    “此前的郡试,多有世家子弟考试未就,名落于榜单之外,确实是让很多人意外。”

    阎忠双目微眯,他想到当时那些自以为十拿九稳的世家中人,认为那些寻常百姓家出身的学生是绝对没有半分考过他们的子弟,但是最后结果一出难以置信的模样。

    “所以在之后,各家学者多有拿取教材终日苦读者,然后在族中开设族学,寻常人家子弟放假务工之时,出身世家的孩童却是可以进入族学,在族学之中继续苦读,方有如此成果。”

    “族学……”

    许安眼神微凝,在阎忠的提点之下,他已经是想通了其中的关窍。

    现在世家之中兴起的族学,在很大程度就相当于后世的补习班一般。

    他们有钱可以办设族学、有人可以作为老师,为自家宗族的孩童的补习那些缺漏的知识,甚至先行预习,快人一步乃至数步。

    而那些寻常的百姓农家却是哪里来的这样的条件去课后补习,他们其中很多的父母甚至有些不愿意将孩童送入学堂之中读书。

    他们认为自家的孩子不是读书的料,不想耽误时间,耽误了农活,在他们一些的心目之中,有那时间去读书,不如多帮家中做一些活计,多赚一些钱财、分摊家庭的压力才是正道。

    许安转头看向远方正在厮杀的战场,他的心神和身躯都慢慢的变得冰冷了下来。

    战场之上那浑厚的鼓声和刺耳的军哨音,都无法使得热血再度在他的体内流转。

    这个问题如果不能解决,那么可以预想到不久之后,世家豪强中人将会逐渐占据朝堂,随之也将会出现更多的问题。

    就算是下令禁止族学,就算是严令禁止,只怕是到时候也会偷偷摸摸进行,别人在宗族之中开设,根本难以取缔。

    难怪颍川四氏和那些世家豪强投降的如此的痛快,就算他们上交了八成的财帛和土地,但是剩下的那一部分都是海量的巨财,足以供起东山再起,供养他们家中的子弟继续攻读。

    应该如何去做……

    许安心神难宁,他发现自己第一次没有办法静下心来。

    他想不到解决的办法,他发现,这样的情况在现在这个时代,完全就是无解之局。

    科举制度初行于隋唐,而盛行于宋明。

    没有了秦汉时期的世家,却是演变朋党,乡党等势力,他们兴办书院,开办族学。

    普通的学子只能是寒窗苦读,他们却是有名师教读。

    那些高中三甲、名登殿阁、取士举才之人,多为高门子弟。

    若是宋明之时的那些朋党、乡党、所谓的地主,高门,许安并不会太在意。

    但是现在如今这些传承自商周的世家并没有灭绝,上千年数百年的沉淀让他们就像是怪物一般,宋明时期的那些科举大家根本不能与其相提并论。

    他们是真的可以将一个国家,改变成属于他们的国家,东汉朝廷在后来,确实可以说上一句,是天子与世家共天下。

    令人心季的杀意在许安的眼眸之中流转,一个疯狂的念头在许安的内心之中陡然生出。

    既然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不如解决问题的根源。

    不如将那些所谓的世家豪强全部都诛杀殆尽,彻底斩断了其根基,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许安握紧了坐椅的扶手, 凝望着前方,收敛了神色。

    那些世家豪强有自己的底蕴,有应对的之策,但是现如今,刀却是被在他牢牢的握在手中。

    他麾下的数十万军卒都只听从他的命令,和世家豪强半点的关系都没有,甚至处于对立的状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