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临城下

    陈都禁军的实力并不弱,大部分的军官都是上过战场的老兵,无论是接受的训练还是所穿戴的武备都算是上等。

    若是能得到陈都禁军相助,那么青州之役,他们的把握便会更大。

    只是朝廷似乎另有安排,他也不得而知到底有什么安排,反正是绝对等不到禁军的支援。

    对于兖州方面调到济北国和泰山郡的八千兵马,陈宫并没有将希望寄托于其上。

    袁术将这八千人调来其实根本就不是来帮青州,也帮不了青州,他们能够守住泰山郡和济北国就已经十分的不错了,已经不能奢求更多。

    “我军确实要以青州一州之兵来抵抗明庭倾国之兵。”

    “然而这却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明庭势大,我军势微,这是不争的事实。”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接受现实,想出应对之策。”

    陈宫的话使得堂中包括夏侯惇在内的四人都沉默了下来。

    攻守之势早已经转换,他们又如何不清楚。

    扬徐水师的战败,孙策战死,他们失去了海上的控制权,也丢掉了东来郡,腹背受敌,此时所做的事情,是破釜沉舟之举,死中求胜之法。

    “固守城池,不过是坐而等死。”

    “明军势大,不出奇计,难以的得胜。”

    “而之所以要放弃祝阿和历城,之所以如此布置,正是我给明军设下的陷阱。”

    陈宫眼神微厉,转头看向韩浩和李乾。

    “历城的防务就劳烦李校尉了,韩校尉可以将本部兵马调出祝阿,祝阿的城防我已经有安排。”

    李乾和韩浩两人微微一怔,随后很快便反应过来,两人皆是抱拳应诺。

    “明军主力必定先行攻打祝阿,而后进攻历城,毕竟祝阿是最主要的城池,兖州军若想北上,必定要经过祝阿。”

    “韩校尉,你带领本部兵马不打旗号,注意隐匿,伪装成调防的军卒,撤离祝阿,之后在此处修建营寨。”

    “夏侯将军,也请带领本部移师此处,台县便如现在一样暂时交由副将镇守即可。”

    韩浩和夏侯惇顺着陈宫所指的位置看去,随后眉头微蹙。

    陈宫所指着的位置正是东平陵西南方的一处山地,他们两人都曾经带兵经过这里,因此颇为熟悉。

    “诺。”

    韩浩虽然不明就里,但是还是应了一声诺。

    “朱将军暂时就屯驻东平陵,照应台县,但是在明军进攻历城之后,便要下令麾下的军兵全部做好出击的准备。”

    “对了。”

    陈宫似乎是想起了什么,他转身看向一旁的李乾。

    “历城若是无法守住,李校尉可以领兵向东北方向撤离,我已经在历城之外安排了接应的军兵。”

    “李校尉切记,不要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历城本来就是要放弃的。”

    “撤离历城之时,一路向东北快速移动,不要停留半分,明军的先锋尽是骑兵,迅捷如风。”

    “清晨之时,整个济水河畔,还有山间都会弥漫大雾,这个时间撤离是最理想的时机。”

    “我再拨给你两百战马,历城的军卒全部死伤殆尽都无所谓,但是你不能有事,务必将明军的先锋引至此处。”

    陈宫的目光落在之前舆图纸上他画了一个篮圈的地方,这个地方正是之前他指给韩浩的扎营之地。

    正如他之前所说,明军势大,不出奇计,难以的得胜……

    希望一切能够以预料的情况发展,若是不能……

    那么这青州之战,他们的胜算将会只有可怜的一成。

    而这一成的概率,还是在于明军犯错的基础之上。

    朱治看着堪舆图上所标注的那一地方,眼神微动。

    从历城向东北行去都是丘陵地带,还有一些山地,只有一条不算宽阔的道路可以利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