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门弄斧

    “我们现在刚过了弘农,那么黄昏之前应当能够赶到陕县。”

    “陕县的渡船和浮桥现在都已经搭建好了吧?”

    许安转头看向一旁的刚刚下马的许攸,询问道。

    许攸替代了原本贾诩和阎忠的位置,现在掌管着军中的后勤,还有各种情报的收集。

    “浮桥已经全部搭建好了,还征集了不少的渡船,抵达陕县之后,我军可以立即渡河,不需要等待,之前我已经派遣快马传信,我估算了一下,还让他们先行准备饭食。”

    “到达了陕县之后,第一批用过饭食的军卒可以先行渡河。”

    “北岸渡口已经命人设置了好了简陋的营地,只需要稍微整顿一下便可以住人。”

    他们一路走陆路行军已经进入了弘农郡的范围之中,通往河东郡北岸的渡口之处,当地的守军早已经尊奉由工部草拟,中军府下发的军令搭建起了浮桥,并将沿岸所有能够载人的船只全部征集了起来,只等大军抵达,便可以迅速渡河,这能够节剩下了不少的时间。

    许安微微颔首,示意知晓。

    许攸处事干练,虽说军略方面逊色于贾诩不少,但是在内政的方面,比起贾诩来说还是要强上不少。

    毕竟许攸自从原来在王芬的幕下便一直是帮助王芬处理政务,后面加入了太平道之后,除去袭取两郡,前往青州带领黄巾军西迁,多年以来也是帮助处理政务,如今也是在中书府中任府令,对于这些小事,自然是信手拈来。

    许安的目光重新放在了堪舆图上。

    他现在手中的情报是四天之前的情报,也就是五月十六日。

    和鹰卫估算的时间差不多,汉军的主力在五月十六日已经是全部渡过了黄河。

    汉军主力在孙坚的带领似乎正向着繁阳出发。

    许安的眉头微蹙,汉庭谋士众多,肯定要考虑过他们进军魏郡之后黄巾军可能做出的反应。

    那么孙坚肯定不会耽误太久,只要有一定的胜算,都会必然会找寻一切的机会和袁绍进行决战。

    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但是就算是仍旧保持着这样的行军速度,一日百里,到达魏郡之时都已经是十天之后了。

    时间,时间,还是时间……

    古代的消息传播过慢,只能依靠人力和马力,没有电报,没有电话,不能快速的沟通,交通的速度也限制了军队的转进。

    现在许安真的恨不得有一辆直通邺城的火车,但是可惜火车需要的技术实在过高。

    蒸汽机的技术,火药,他了解一些,但是只是了解原理,毕竟他们不是专业的人士,长安城外其实有专门的秘密实验室来研究相关的技术,许安也经常会去指导,不过这些都需要时间,大量的时间。

    中学确实学过相关的知识,但是那只是理论知识,而且在考上了大学之后,许多人都将这些知识还给了老师。

    许安自然也是不能免俗,毕竟那些知识在后面的考试不需要再用。

    高考也不会考火药的配比是多少,考如何制作一个简易的蒸汽机的实践操作,考什么水力锻锤应该如何制作。

    许安轻叹了一声,平复了下心境。

    现在汉魏两军可能已经经过了初期的试探,交锋已经展开。

    许安看着眼前的堪舆图,一条条线路浮现在的脑海之中,地图上的进军路线,各地军事部署,在他眼中似乎成为了动图。

    “如果我是孙坚,我会怎么做……”

    许安将自己代入了孙坚的角色,代入了汉庭之中。

    只要站在敌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答案。

    许安没有去讯问旁人的意见,在这种时刻,他选择相信自己。

    他打了十余年的仗,能够战而胜之,很多时候他都是靠自己的判断,而并非是依靠别人的出谋划策,长久以来的军旅生涯早已经让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将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