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于边野

    李儒停住了言语,他发现了董卓似乎在想其他的事情。

    “我少年从军,跟随着老将军一路征伐,历经百战,终于得以加官晋升……”

    董卓抬起手,指向前方,叹息道。

    “在昔日前路最为光明的时候,我却是沉迷了享乐,沉迷于声色……”

    “走到如今这一地步,是我的责任。”

    董卓正过身子,面对着李儒,面色肃然,低下了头颅,向着李儒诚恳的说道。

    李儒面色动容,喉头中似乎被什么东西堵住了。

    董卓抬起头来,正视着李儒。

    “许安如今占据四州二十五郡之地,定并州、袭幽州、平凉州、夺取河东,足以见其本领。”

    “十万凉州军一夕兵败高平川……”

    董卓缓缓站起了身来,凝望着前方,沉声言道。

    “许安于太平道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匈奴、乌桓、鲜卑皆俯首系颈,太平道委命下吏以统领各部。”

    “黄巾军连战连胜,士气正盛,反观我军却是连战连败,军心不稳,将校失意,此战胜算根本不足一成。”

    “你应该比我更清楚。”

    董卓平静的望着李儒,淡然道。

    李儒面色微变,他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还说没有能够开口,只是垂下了头颅。

    偃师一败,他们实际上已经是走入了绝境。

    这一次可以算得上他们的最后一搏,但是许安早有准备,更是让他们损兵折将。

    原本仅凭着关中的兵马就难以抵抗黄巾军的进攻,现如今兵力更少,士气更低又如何能够抵挡住如狼似虎,气势如虹的黄巾军。

    “玄庭卫昨天晚上传来了急报。”

    董卓将手中的帛书放在了李儒的面前,随后走下了台阶,背负着双手,站立于庭院的大树之前。

    李儒展开了手中的帛书,等他看明白了帛书上的内容,眼眸之中的瞳孔猛然放大了数分。

    “这…………”

    李儒握着帛书的手都在颤抖。

    “图穷而匕首见,王允终于是露出了他的真面目,想必他们也是收到了城外的消息。”

    “不得不说,他们的时机挑的不错,正好在萧关沦陷,凉州军顺流而下,而我领大军出征驻扎于临晋,又在河东郡遭遇败绩,正是无暇分兵之时。”

    董卓眼眸微厉,冷声道。

    “好一个王允,好一个盖勋、好一个皇甫嵩,他们能够忍耐如此之久,还不让我发觉,真是好筹谋。”

    “当初我真应该下定决心,直接杀了他们。”

    腹背受敌,内忧外患。

    内有王允等人作乱,外有黄巾军大兵压境,他们真的已经步入了死局。

    李儒面色阴沉,紧握着手中的帛书。

    大厦将倾,独木难支,纵使千般算计,万般筹谋,也难以挽回颓势。

    “天地反覆兮,火欲俎;大厦将倾兮,一木难扶。”

    他们败了,一败再败,一路的战败让他们丢掉了所有。

    天下虽大,但是却已经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处。

    “我们还没有输,现在王允等人还未有正式起兵,可以派遣一员骁将带领精骑火速回援长安,还能控制局势,再依靠左扶翊三城,据守华阴,只要击败凉州方向的黄巾军,关中仍然是我们的!”

    李儒走上前去,沉声言道。

    他不想认输,也无法面对失败。

    自古成王败寇,成者为王,威名显赫,败者为寇,身死族灭,沦为笑柄。

    “曾经我让你们失望过。”

    董卓没有转过身,他仍然背对着李儒,他的声音坚定有力。

    “但是我说过,这一次,我绝对不会再让你们失望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