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目疮痍

    一路默然,气氛沉闷的可怕。

    孙坚带着一众将校终于赶到宗庙所在的地方。

    汉室的宗庙虽然遭到了焚毁,但是这里焚毁的程度比其他的地方要轻上一些。

    一众将校看到宗庙的惨状,再也无法忍受,皆是掩面而泣。

    但孙坚,却是没有再流下眼泪。

    宗庙被毁,奇耻之大辱!

    毁其宗庙,迁其重器,此乃国仇。

    孙坚目光阴冷,锵然拔出腰间的宝剑。

    以剑指天,怒而起誓。

    “汉臣孙坚,必斩董贼之首级,悬于洛阳,以祭万民!!!”

    朔风鼓动,在洛阳城中的残垣断壁之中呜咽徘徊。

    一众将校也皆是怒意沸腾,跟随着孙坚一并拔剑起誓。

    ……

    董卓留董越屯兵黾池,段煨屯兵华阴,牛辅屯兵临晋,其他将领留守各县,防备黄巾军与关东联军西进,自己则退往长安。

    永汉元年,十一月,董卓率军返回长安。

    董卓乘坐青盖金华车,爪画两轓,进入长安,虽失洛阳,但威势仍旧不减半分,入城之时,甚至命百官跪迎。

    董卓所乘车装饰极为华丽,各种仪仗已经甚至同于天子御驾。

    董卓进入长安之后,大厮封赏自家的亲族,董卓以弟董旻为左将军,封鄠侯;兄子董璜为侍中、中军校尉,分别统率军队。

    董卓的宗族亲戚都入朝为官,公卿大臣拜见董卓,皆需要下车跪拜,而董卓不需要回礼。

    甚至于连董卓侍妾怀抱中子亦封侯,未及笄的孙女,都封做邑君。

    朝廷各要职部门,还是尚书以下者不需要去皇宫之中面见天子,商议国家大事皆是再董卓的太师府之中。

    董卓府第在长安城东坚固营垒中,尚书以下官员处理政务都要到卓府请示。

    董卓在郿县修建了与长安城等高的坞,号称“万岁坞”,多积粮谷于内,够三十年食。董卓自言:“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

    郿坞之中,奢华程度更甚皇宫,而董卓荒淫无度的丑态也彻底的暴露了出来。

    以妇女与甲兵为婢妾,甚至奸乱宫人公主!

    公卿百官畏惧董卓威势,敢怒而不敢言

    某日,董卓要去郿坞,公卿大臣到长安城横门外为其送行,董卓设宴款待众人,却在宴席上将数百名诱降来的北地郡叛军士兵虐杀,会者战栗,亡失匕箸,而董卓却饮食自若。

    董卓在长安安定下来,其脾气也愈发的暴躁,下属将领但凡言语稍有冒犯董卓的,马上就会当场处死。

    不久之后,董卓更是在长安命令玄庭卫掀起大狱,又以叛逆的罪名诛杀了一些关中旧族,将其家产悉数查抄,充作了军资。

    进入长安后,董卓先是下令毁坏市场交流流通的五铢钱,再加上雒阳及长安两地的铜人等各种铜制品,用来铸造小钱。

    这种小钱制作非常粗糙,甚至没有轮廓和文字,又因为铸币官员中饱私囊,根本毫不在意质量,因此民众多不想使用小钱,长安市场失衡,物价因此飞涨。

    而董卓却没有半分的自知之明,长安的乱象被董卓看在眼里,却也让董卓越发的极端。

    明明是他一手造成乱象,却成为了他怀疑内有奸贼的原因。

    张扬的反叛,让他对除了西凉军以外部曲极其不信任,甚至于对西凉军之中一些将校董卓都产生了怀疑。

    董卓越发的重视玄庭卫,开始挪用大量的军资来发展玄庭卫。

    并给与玄庭卫放开更多的权柄,大肆抓捕反对者,长安城中,但凡有人对其稍微不敬,玄庭卫便会迅速将其缉拿入狱,处刑示众。

    一时间,长安城人人自危,人心惶惶,不敢聚众而行,在外甚至不敢言语,唯恐招惹了玄庭卫,被缉捕入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