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一十一章:东头一个汉,西头一个汉,鹿走进长安,方可无斯难

    北邙山上,黑旗林立。

    董卓站在山头,望着山下熊熊的大火。

    大火映红了董卓的脸庞,身披着甲胄的甲士,林立在董卓的四周。

    李儒面色凝重的看着山下的大火,他数次欲言又止,但是最后的关头还是没有说出劝谏之言。

    他知道此时他说什么其实都已经是于事无补了。

    西凉军的军纪根本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改正过来的。

    董卓在民间的声望已经败坏到的极点,已经是无法扭转的局面。

    火光在李儒的眼眸之中跳动,李儒手握着一枚白玉,站在董卓的身后。

    现在的董卓已经开始慢慢开始改变,不在沉迷于酒池肉林,不在沉迷了声色犬马,而是开始变成了曾经他认识的那个意气风发的董仲颍。

    李儒的目光坚定了起来,只要董卓依旧是他仰慕的那个董卓,那么以前都不足道哉。

    不管是在世家之中的风评如何,还是在百姓之中的评价如何,这些都不重要。

    董卓回过头去,平静的问道:“刘表和公孙度两人走了吗?”

    李儒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回相国,刘表昨日已经前往荆州赴任,公孙度在任命刚下不久,也带着麾下的家丁往辽东郡去了。”

    荆州牧王睿被孙坚所杀,如今荆州牧的职位空缺。

    在一众大臣名士之中,李儒选中了刘表,刘表其人李儒曾经见过,于是谏言董卓,任命刘表为荆州牧。

    刘表其人,能力有余,威望颇高,荆州牧一职由刘表当任对西凉军最为有利。

    而且最重要的是,刘表现在表露出来的态度还是拥护刘辩。

    现在在朝中没有比刘表再适合的人选了。

    而公孙度则是徐荣推荐,被任命为了辽东太守。

    如今幽州的局势变化实在是过于诡异,公孙瓒靠着军功有了一定话语权,而三郡乌桓现在都归附在刘虞的手中。

    而上谷乌桓却投奔了黄巾军,黄巾军占据了幽州西面两郡,又出兵占领了中山六城,威胁幽州。

    李儒和黄巾军的使者田仲在前不久已经议定,一共给予黄巾军二十万石粮食,三千万钱。

    黄巾军则需要袭扰幽冀两州,并且要保证在袁绍等人从河内郡怀县出发,进攻洛阳八关的时候,从太行径的天井关出来,袭扰袁绍军的后方,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这些田仲都应允了下来,而盗窃了大量的陵墓,查抄了大量的富户的董卓也是豪不吝啬金钱。

    二十万石粮食,三千万钱只是第一批交付的物资,只要黄巾军真的出兵,而且达到了效果,后续还会继续输送钱粮。

    董卓计划让公孙度去辽东,就是为了让原本快要被刘虞稳定下来的幽州重新混乱起来,将水再度搅浑。

    公孙度是辽东人士,少随父迁居玄菟郡。初为玄菟小吏,建宁二年(169年),继升尚书郎、冀州刺史,后被免官。

    辽东公孙家虽然没有公孙瓒家族那么显赫,但是也是一个势力不小的家族,而且其在边郡周围的部族之中,小有名望。

    公孙度其人,勇猛果敢,现在的辽东局势还没有彻底稳定下来,公孙度如果赴任,多半能够占据一席之地。

    有黄巾军袭扰幽州,刘虞肯定暂时无暇东顾,而只要公孙度在辽东站稳脚跟,那么十八路诸侯便去其一。

    失去了德高望重的刘虞援助,关东联军的声势必然会小上很多。

    辽东有海港,还有不少的海船,只要公孙度占据了辽东,甚至还可以袭扰冀州的渤海郡,还能给冀州造成不小的困扰,继而减轻洛阳方向压力。

    山下熊熊的大火仍旧燃烧,百年的古都,千年的古城,经历了数十代人的营造,成千上万人劳动的成果,全部付之一炬。

    上千年建造起来的城市,就在一朝一夕之间,尽数化了灰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