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目全非

    同等数量的汉军骑兵,可以轻而易举的击溃同等数量的匈奴骑兵。

    虽然河东黄巾军骑兵稀少,但有城墙可以依仗,而且采桑津等北地渡口被黄巾军所占领,北地吕梁山山区也被黄巾军占领。

    汉帝国诏发的南匈奴骑兵,只有从河东郡南部,或者是经过西河郡,从太原郡南部进攻。

    经过西河郡,从太原郡南部进攻,首先就要被排除。

    永安城横在吕梁、太岳两山之间,黄巾军精于山地战,匈奴骑兵在崎岖的山路根本毫无用武之地。

    以己之短击彼之长,没有人会这么愚蠢。

    而从河东郡南部进攻,袁滂带领的三万余名汉军都没有做到,这些征发而来,并不会拼死作战匈奴人,怎么可能做到?

    “我担心的并不是这些征召而来的匈奴兵……”

    许安摇了摇头,郑重的说道。

    “我担心的南匈奴内部。”

    “南匈奴名义上归属汉庭,但这数年来,与汉庭控制的区域却是摩擦不断。”

    “若是南匈奴反叛,你觉得凭借并州的现有的兵力,能否抵抗住十数万匈奴人的反扑?”

    许安的话传入阎忠的耳中,一瞬间便在阎忠的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如果南匈奴反叛,现在的并州绝对无法抵抗,上郡援助河东郡的部曲被许安尽数击溃,西河郡的汉军被拖延在了蒲子城。

    上党郡被黄巾军占领,河东郡也是一样,汉帝国就算想要援助并州,也是无可奈何。

    太行山也被黄巾军占据,幽、冀、两州亦是鞭长莫及,并州已经沦为孤岛

    如今汉帝国在并州的部曲,只有太原郡和雁门郡尚有一战之力。

    但只凭借这两郡的军兵,如何能敌过拥兵十数万的南匈奴大军。

    “南匈奴……如何会反叛……”

    阎忠手中的绢扇掉落在地上。

    “凉州叛乱,葵城之战……”

    这数年间,所有发生的事都被阎忠在脑海中串联在了一起。

    阎忠身为凉州人,南匈奴的局势他自然也是清楚一二,他自然知道南匈奴是多个部族联合组成的。

    而羌渠单于统领的部族正是南匈奴最大的部族,南匈奴和并州的关系本来就不太妙,摩擦也逐渐增多。

    此时於夫罗带一万两千骑南下,自身实力定然大大削弱,若是南匈奴各部反叛,根本无力镇压……

    “若是南匈奴反叛,旬月之间,只怕就能攻入并州……”

    阎忠浑身一震,他想到了一个可怕的事。

    夺取了并州的匈奴人,难道会放弃更为富裕的河东郡吗?

    在汉帝国越来越来衰弱的时候,北地的这些游牧民族,已经开始逐渐的崛起了……

    许安睹了一眼神色严峻的阎忠,其实他心中所想的,并没有彻底告诉阎忠。

    南匈奴他其实并不担心,有吕梁山,太行山,太岳山等地作为天险,他麾下的军兵尚且可以应付。

    南匈奴暂且也威胁不到黄巾军目前控制的区域,而且历史上的郭泰和张燕,还有汉帝国控制的上党郡,都击退了南匈奴的进攻。

    许安只是因为,历史已经开始变得面目全非,感觉万事万物好像突然失去了掌控一般,这才一时间陷入惶恐。

    现在回过神来,心中已经安定了很多。

    历史虽然改动,但是他现在已经在天下大乱之前,立下了一番基业。

    坐拥上党、河东两郡之地,麾下军民已有五十万余人,麾下将校在收降了吕布之后,也有将近二十余人。

    各地的道堂也相继建立,堪用的文吏也逐渐增多,再加上鹰狼卫的建立,许安现在对地方的管辖能力也大大的得到了加强。

    许安一路走来,比现在要惊险的事数不胜数,下曲阳的林间,孤身站在井陉关上之时,葵城、汾水,他都走过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