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朝会

    太后、胤垣、乐武再次冷笑。

    那些在大殿外讨价还价的勋贵们,此刻也已经缴纳了款项,一个个神气活现的回到了大殿中。

    听得朱崇这般说,一名身穿紫色鲲鹏纹冕服,右手不断揉搓左手大拇指上一枚硕大的白玉扳指,年纪不过三十岁的开国侯大笑了起来:“唉哟,不追责,又要往安平州派兵啊?这次如果再输了,算谁的?”

    朱崇斜睨了这位开国侯一眼:“汾阳侯,扶摇殿上,请庄重。”

    冷哼了一声,朱崇冷声道:“太后、陛下需知,安平州的叛乱,可不是普通的乱民骚动。他们背后,定然有人主使。太后、陛下可曾见过安平州送来的军情?那些乱民喊的口号……”

    胤垣兴致勃勃的打断了朱崇的话:“知道,知道,他们的口号是‘清君侧、杀国贼’,可见我身边,的确是有奸臣的了。”

    朱崇和一群文教重臣差点没气得眼珠子都凸了出来。

    朱崇厉声道:“是‘红莲现、享平安’……是‘红莲天女、降世安民’!”

    朱崇嘶声道:“大家想想前朝末年的记载……前朝江山倾覆,社稷崩碎时,有多少乱军喊出了这一类的宗教口号?此次安平州的叛乱……”

    勋贵班列中,好些公侯同时呵斥起来。

    “大丞相慎言,焉敢用前朝来比拟本朝?”

    “陛下,臣请将大丞相拖出去重责一千杖,大丞相口出不吉之言,是诅咒我大胤国运哪!”

    “太后,可见这大丞相是居心叵测,他居然拿国泰民安的本朝,与民不聊生的前朝比!”

    大殿内乱糟糟的吵成了一团,刚刚被罚了一大笔钱的勋贵们犹如一群受伤的恶狗,疯狂的扑击着朱崇。

    朱崇被勋贵们突然的暴起弄得手足无措,他愤怒的呵斥着,但是哪里还有人听他的话?

    连续大败了两场,损失的士卒、辎重之类还是小事,损失最多的,是朱崇的威望,是文教臣子们在朝堂上的影响力。

    往日里,这些文教臣子动用无数喉舌,纷纷鼓吹自己,将文教的官员们塑造成了治国理政的天才,好似他们一个个都无所不能一般,正是在他们的治理下,大胤才有了如今的安盛、祥和的局面。

    但是两场大败,一下子就撕掉了文教官员们脸上的遮羞布。

    勋贵们惊讶、更惊喜的发现——哦,原来你们也就一废物!

    原本,勋贵们以为,只有自家才是一群吃喝拉撒的大肥猪,整天里在泥水塘子里翻滚。

    但是,居然你们这些文教君子和我们一样,都是一群痴肥无能的大肥猪,那么,无论如何也要拖拽着诸位一起下泥水塘子打滚才好嘛。

    一时间,各种冷嘲热讽层出不穷,更有人对朱崇喊打喊杀。

    乐武则是扯着嗓子‘嗷嗷’大吼:“太后,陛下,大丞相所言也有道理,安平州的叛乱,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所以,臣请战,臣请出动禁军,强势歼灭安平州叛军!”

    乐武大声叫嚷着,看上去颇为激动、癫狂。

    但是他的目光,却冷静无比,就好像当年他还在街头卖肉的时候,手持屠刀,瞅准了一条大肥狗,准备一刀毙命时一样冷静。

    王璞战殁的时候,乐武就察觉到了安平州的不对劲,大将军府下,由贾昱控制的一支秘谍,就派出了精干人手,迅速赶赴安平州查探消息。

    这些天,已经有一些靠谱的情报传了回来。

    安平州,有古怪,而且是耸人听闻的古怪。

    乐武不介意,借用这次王大败的事情,从安平州,从文教诸家身上,扯下一大块肥肉来!

    果不其然,听到乐武主动请缨,朱崇和一群文教重臣同时反驳。

    “陛下,臣以为,禁军乃国之根本,不可轻动。”朱崇大声道:“臣请,继续由城防军中抽调精兵强将,组建平乱军,开赴安平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