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儒家默契、并州发展

    站在局外好像很难理解,但要是设身处地的想想,其实并不复杂,无非就是争夺核心话语权罢了。

    但从本质上说,这一对兄妹实际上应该是“斗争合作”的关系,既要保证话语权,又不能真的闹翻,否则何进的位置太好,想要取而代之的人可能有些偏多。

    不幸的是,真实历史上她玩脱了,她完全没想到十常侍真的干掉了何进,然后董卓进京废掉了汉少帝刘辫,她和儿子儿媳被圈禁,最终儿子被毒杀,儿媳被勒死,她自己被人扔下城楼摔死。

    “太后想要如何?”邓枫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帮一把,好歹也是“一日夫妻百日恩”,他一个人秘密进京,肯定不是为了专门和太后再续前缘。

    对方有要求,他才能要价,再说宫廷斗争问题从来也没什么对错,无非就是利益问题罢了。

    “听说你现在有2000女卫,不如借我一半如何?”何太后的胃口真的不小。

    “太后,你知道我为了训练这些女卫,付出了多少代价吗?”邓枫没好气的怼她。

    当然,这话也可以翻译成“你愿意付出什么代价”。

    “你现在已经是征北将军、并州牧,若是改为冀州牧,如何?”何太后的条件如果是在和平时期真的很有诚意,冀州是天下第一大州,富庶之名千年不易。

    “太后看我像傻瓜吗?”邓枫没好气的再次怼她。现在是汉末乱世,邓枫早已把并州发展到实力大幅度超过冀州,现在调过去不是傻了吗?

    “你想要的什么条件?”何太后眼看着没能谈妥,不如看看对手条件是什么。

    “调任并州别驾从事陈宫为冀州刺史,我不仅给你1000女卫,还能再给你5000精兵,反正西园新军大营还有不少空着。”邓枫的胃口也不错。

    如今冀州已经改为州牧,刺史只是文官,武将肯定也是并州调过去,这样他就能控制两个州了。

    “你简直不当人子!”何太后气的破口大骂。

    “所以,太后愿意给出什么条件?”邓枫这次没指望再“睡服”何太后,这种关系到核心利益的东西,别说是一顿大威天龙,就是夜夜笙歌也没戏。

    “调陈宫为兖州刺史。”何太后犹豫了一下,还是咬牙给出了条件。

    “可!只是陈宫上任的时候肯定要带一部分护军和官吏——不瞒太后,我手中还有不少军械,若是太有有需求,我可以在七天内命人送过来。”

    邓枫觉得光靠这1000女卫最多也就是关键时刻保命,送军械实际上也是询问何太后手中还有没有可靠军队,当然这也是陈宫上任时带一堆人的补充条件。

    再有一点,兖州本是曹操的起家之地,虽然和并州并不相连,但距离很近,将来乱世一起,邓枫没准备再给这样的敌人留什么机会。

    待董卓乱政期间,邓枫准备趁机控制冀州、幽州和青州,这样一来基本上可以奠定胜利基础了。

    “我弟弟何苗现掌西园新军,久闻并州钢弩名震天下,不如给我一部分。”何皇后没考虑就答应了,但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条件。

    而且这一句话信息量不小,也能解释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历史上何进的亲弟弟何苗老是和他不一路。

    “1000副强弩如何?”反正淘汰的腰张弩还有不少。

    “3000副吧,西园新军超过人,却因为是新建,步兵还好,骑兵和弓弩全部稀缺。”

    “好,我再给二国舅1500匹战马,只是这么大数量的军械不可能运来京城,我负责送到城外,剩下的只能你们想办法了。”

    何进死了也就死了,有如此强劲的实力在手,不管是何太后还是汉少帝应该不会像历史上那么倒霉,而且何苗的实力比何进差得远,正好方便将来控制。

    不仅如此,汉献帝刘协在历史上可从来没老实过,不管“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哪一个,他都在暗地里各种操作;反而是汉少帝刘辫,那可是有历史记载的暗弱无能、胆小怕事,正好更加方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