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公若更不从突厥我亦不能从公

    他第一时间来到大唐塔,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从塔魂处兑换了来自本命妖怪老鼋的保命觉术,还有在关键时刻足以作出致命一击逆转局势的绝招,这几乎掏空了他积攒已久神旨星,但也让自己对此行的成功产生了十足的把握。

    在戴胜满怀信心走出大唐塔的同一时刻,突厥的使者从草原匆匆而至,带来了始毕可汗的亲笔书信。

    信中只提到了一件事,作为双方结盟的补充要求。当然,也是始毕可汗口中的必要条件,即:

    李渊必须自称天子,接受始毕可汗的册封。

    作为回报,突厥将给予李渊最有力的支持,兵士,马匹,后方的稳固,皆尽可以。

    在这个蠢蠢欲动的年头,来自突厥可汗的册封几乎是大隋北方诸侯起兵的标准配置。李渊北边两位邻居梁师都和刘武周都选择了标配,一个被册封为大度毗伽可汗,另一个被册封为定扬可汗。

    始毕的信引发了晋阳军中的骚动。对于唐公部下的谋臣武将而言,所有把脑袋别在裤带上的风险投资都是为了功名利禄出人头地,而唐公称帝则是满足这一需求最快捷、最直接的途径。于是每一次大小会商之时,李渊都不得不面对属下们此起彼伏又执着不休的请愿。

    刘文静却深知李渊的苦恼——在大隋这滩浑水之中,称帝就好比肥硕的鱼儿从充满泥沙模糊不清的水底跳起来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下场很有可能是被人罩进渔网里炖进铁锅里嚼在嘴里吃到肚子里屙进粪坑里。

    李渊沉浸在难以入眠的深夜里,躺在以往很软今天却格外膈人的床铺上,看着室内明明没有风却左摇右晃的床帏子,心里面漫溢着孤独和困扰,脑海里则不停回放李世民、刘文静、裴寂,还有许许多多熟悉或陌生的谋士武将的面孔,每个人的眼睛里都闪动着炙热的火焰。

    倘使不能将火焰的势头维持在可控的范围内,或者为火焰寻到一个可以释放能量的出口,那么这种旺盛的火焰燃烧掉的将是晋阳军积攒已久、隆隆而生的士气,将是众志成城、团结一致的势头,而南下大兴也将成为空梦一场。

    李渊翻了翻身子,转向墙壁那一面。他也曾试图将这件事拖且下去,但躁动的火苗已经在晋阳军中到处流窜,凡为火苗触及所在,空气中的温度陡然升起,将士们口口相传,不满的情绪越积越浓重,渐渐汇成极度刺耳的声音。

    李渊看着洁白无瑕的墙壁,刺耳的声音从墙壁看不见的缝隙里钻了出来。那声音一开始嘈杂凌乱,一个字都听不清楚。渐渐的,越来越整齐,越来越清晰,意志也越来越坚定。

    李渊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从墙壁缝隙中穿透而来的声音只是在重复令他浑身颤栗的一句话——“公若更不从突厥,我亦不能从公!”

    李渊猛地从床上爬了起来,陷入了难以自控的失眠中。

    他用曾经丈量过千万里大隋土地的双脚踱遍了房间的每一个角落,脑袋里的世界则上演着一幅极其真实的场景:

    扯高气昂的突厥狼骑自北方而来,卷起漫天嚣扬的尘土。

    领头狼骑高举着一面狼头纛,那是极其刺眼的蓝色旗帜,长长的木杆顶上是一个坚硬冰冷的精铁尖头,尖头下面挂着的是从最凶恶、最狡诈的草原狼脖子上砍掉的脑袋,风干之后,面目狰狞,牙齿森白,眼神凶恶,脖子上依然能瞧见脏红的血迹。

    狼头被砍掉伤口处缝上了密密麻麻、五颜六色的布条,随着狼骑恣意的奔跑而在风中纵情摆动,仿佛把突厥的千军万马浓缩成了一小团,但气势却没有丝毫削减。

    在狼头之下,是突厥人独有的布面满奇怪图案的长方形的旗帜。旗帜的末端是三个三角形像尖刀般棱角锋利的旗尾,仿佛要在所有经过的土地上锋芒毕露耀武扬威。

    图案的中心是两个更小的方形图案,里面是六边形和带着长角的正方形大圈套小圈,还有整齐的星星点点,像一双冰冷的却又毫不掩饰**的眼睛,注视着李渊,注视着晋阳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