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黄沙渡(下)

    为首那个汉子又高又胖,一脸杀气,约莫三十来岁,他大踏步走进客栈,双目如电,冷冷地扫视了一圈,随即拱手叫道:“诸位兄弟!有没有看见一个白白净净的年轻小子,那人鬼鬼祟祟,拿着一把剑,背着一把刀!”

    客栈中众人不知道他是什么来头,但是,见他气势不凡,又人多势众,也不愿多事,都只是连连摇头,没人说话。

    那汉子又问道:“当真没人看见吗?掌柜的,有没有这样一个小白脸前来住店?”

    客栈掌柜慌忙说道:“这位大侠,我们真没看见!这人又是拿刀,又是拿剑,如此惹眼,要是看见了,定然不会忘记!”

    那汉子冷声道:“诸位朋友,要是看见了这人,告诉我们,我铜山派定有重谢,要是知道了却不说,嘿嘿,就别怪我铜山派不客气了!”

    众人大吃一惊,没想到这伙人竟是铜山派的人!

    此时,那汉子背后的一个年轻人指着顾俊英,叫道:“大师兄!那有个年轻小子!”

    顾俊英心中一惊,不过,那汉子却怒道:“你眼睛瞎了吗?那几位显然是一同出门,腰间都还带着单刀,我们找的是一个年轻小子,身上有刀有剑!”

    那年轻人一脸惶恐,忙说道:“三师兄说的是!”

    那汉子冷哼一声,叫道:“走吧!要是找不到那人,今晚谁也不要吃饭!”

    那汉子随即带着那十多个人转身出门,又翻身上马,向北边去了。

    客栈大堂中的众人一时间议论纷纷。

    顾俊英伸手在酒杯中一蘸,然后在桌子上写了一个字。雷雪山等人定睛一看,正是一个“刀”字。

    顾俊英心思极快,他听那汉子说,他们要找的那个年轻人,是“拿着一把剑,背着一把刀”,很显然,他本来是用剑之人,而铜山派的人之所以急着找他,则一定是因为那把本来不属于他的刀。

    因此,顾俊英断定,多半是那人从铜山派偷走了一把刀!

    雷雪山等人微微点头,显然也是这么想的。

    雷雪山微笑道:“不错,铜山派算是出了大事了,铜山派可是不好惹,老夫倒是很想知道,什么人会如此大胆?”

    风若川笑道:“我也真想瞧一瞧这人到底是谁!”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仁德道人等人便出了门,他们刚出了镇子,顾俊英和雷雪山等人也走出了客栈。

    这样一来,仁德道人等人竟走在了前面,而顾俊英和雷雪山等人则走在了后面。

    仁德道人等人一边前行,一边打探,居然毫无线索。

    近德道人气得破口大骂:“tā • mā • de !难道那个老家伙飞了不成?!”

    仁德道人一言不发,脸色也极为难看,只是,虽然心中气恼,他们只得盯着头皮向前找。

    与此同时,叶子明和洛忆秋决定继续向北边找,两人说定了,再找一天,要是还没有线索,便折而向东。

    杨青夏、文承翰、无戒、邱无天和丁四海此时已经坐船过了黄河,然后一路向东边追去。

    万里黄河在中途转了个大弯,绕过了关中,反倒穿过宁夏,又折而向东,奔腾数百里后,又转而向南,然后在潼关北边,与渭河一道东流入海。

    黄河的众多支流中,无定河不是最大的那一个,但是,说不定是最出名的那一个。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等诗句,令人一见不忘,诗句中的情景,令人不敢去想,不敢细想,却又必定会常常想起。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古往今来,很多人因此而记住了无定河。

    其实,若是没有战事的时候,无定河边并不是那样的荒凉和肃杀。

    范家镇位于无定河与其支流苦柳河合流之处。

    范家镇的东边是榆林,南边是靖边,西边则是灵武和银川,正处于商旅聚集的要道之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