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敌袭

    这一场大战就在长安城外展开。

    待分出了胜负,长安城们忽然洞开,陕西宣抚使轻率百余士绅官员出城相迎,道:“下官陕西宣抚使恭贺安西伯大破金贼,救长安百姓于水火之中,城中已经备好宴席,请安西伯率军入城!”

    柯镇恶可不相信这陕西宣抚使看不出来他们是来抢夺关中的,如此说话,也不过是想让自己不至于背负上一个投降的骂名而已。

    不过他既然开城投降,就让他保留一丝颜面又有何妨,柯镇恶也不揭穿,直接率军入城,顺利收编了城内两万守军,休整了一日之后,分出五千骑兵和一万长安守军交给郭靖让他驻守长安以及肃清关中腹地的小股抵抗势力,有柯蓉儿和杨念慈帮住,又有足够的兵力,这件事情也不算太难做到。

    柯镇恶自己则于韩宝驹一起率领五千轻骑,和一万步兵朝着蓝田大营进发。有陕西宣抚使带路,他们又顺利接管了蓝田大营的三万大军,然后浩浩荡荡杀向潼关,然后在潼关以西的华阴城驻扎。

    华阴城内本来就有一万宋军,是用来防备金兵出潼关袭击关中的。

    柯镇恶率领大军抵达之后,很顺利的就接管了这一万军队,至此此番攻打潼关的军队就变成了三万五千人。

    从数量上看,已经于驻守潼关防线的金兵大体相当。

    不过宋军的战斗力也就那样,又是新近收编,无论战斗力还是战斗意志都十分底下,强行攻打潼关就有些为难,总不能指望那五千轻骑攻城吧!

    不过冯蘅早就考虑过这种情况,所以已经有所安排。

    第一天白天,柯镇恶直接带领三万大军到潼关城西五里外扎营,晚上悄悄让两万大军撤回华阴,到第二日白天,再让一万人马回到潼关大营,一连七日都是如此。

    从潼关城头眺望,柯镇恶的大营连绵不绝,每日的炊烟升起,少说也有十万大军的样子。

    而且看着关中还有继续往潼关增兵的气势,这让驻守潼关的金将心里直打鼓,求援信不停的发往汴京。

    潼关是如今金人的西边门户,一旦破关,敌人便可沿着黄河一路杀到开封城外,到了那个时候,金国便彻底完了。

    金国皇帝闻讯大惊,连忙下令山西守军山西全境,南下过河,支援潼关,同时下令邓州的完颜合达分兵北上支援潼关。

    可是完颜合达此时已经被孟珙咬住,哪里还有余力北上支援。

    哲别的先锋在太原城外败了一阵,等到后续哲别带领三万大军杀到太原城下的时候,士气低落,竟然连攻十余日都没能拿下城池。

    哲别大军士气低落并不仅仅是因为前锋吃了败战。

    此时蒙古人打战还是以劫掠为主,但是自从哲别挑明了阵营之后,便在柯崇云的要求下,约束麾下士卒,不准劫掠,不准屠杀,这让士兵们很是不满,所以士气低落也是正常。

    哲别虽然能够认清问题的症结所在,却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只能一边约束军纪的同时,一边给手下将士画大饼,可惜效果了了。

    就在哲别想着是不是撤回草原,另作打算的时候,太原城的金兵竟然自己撤退了。

    哲别不费吹灰之力,接收了太原,很快意识到金人撤军的原因,于是带着大军直接南下。

    金兵撤退的太过仓促,好不容易被完颜陈和尚提振起来的士气,又先后被完颜陈和尚兵败被擒,以及金帝下令放弃山西的两个消息泄得一干二净。

    本来好好的撤军,直接变成了溃败。

    哲别大军竟然轻易一路从太原杀到了运城,一路上的城池望风而降,本来底下的士气,竟然又慢慢恢复了起来。沿途各城几乎都是不战而定,府库内的粮草物资自然全都保存完好,有了这些钱粮作为奖励,大军士气不恢复那就奇怪了。

    于哲别大军势如破竹相对的,金帝寄希望去支援潼关的山西大军,自然一败涂地,度过黄河的都不到千人,其他人都全都投降了哲别,连战死的都没几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